知識增益﹕人口增長與老化 全球癌症個案飈升

[2015.01.19] 發表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年發表的全球癌症報告估計,到2035年癌症個案數目將達到2400萬。雖然最新研究提出患上癌症是「運氣」的問題,但世衛國際癌症研究署主管懷爾德(Chris Wild)形容,全球癌症個案迅速上升,原因是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長。他形容目前治癌費用即使在高收入國家也是「失控狂飈」,又認為預防絕對勝於治療。

世衛報告指出有三分一的癌症是可預防(preventable cancer),只要遠離煙酒、健康飲食及不癡肥、多運動、小心預防感染、避免太陽或醫學及職業引起的輻射、空氣污染和其他環境因素等。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總經理麥克萊恩(Amanda McLean)指出,研究顯示49%受訪者不知道患癌風險可以降低,強調英國三分一最常見的癌症都可透過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預防,建議民眾應進食以蔬菜、水果和全穀類為主的餐食,減少飲酒和食紅肉,以及放棄加工肉食。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醫生指出,公眾往往對癌症成因有誤解,例如以為不吸煙就不會有肺癌,但事實上出現癌病變許多時只是「偶然」(by chance),所以有些人一直吸煙都沒有肺癌,有些人從不吸煙卻會患肺癌。但莫樹錦亦強調,吸煙等環境因素的確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上文提及的研究亦顯示吸煙者患肺癌的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比隨機因素更大。

■相關概念

健康風險(health risk)

預防性對策(preventive measure)

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為什麼研究員認為患癌是因為「不幸」?

2. 什麼因素會增加患癌風險?可如何降低這些風險?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飲食預防 醫生倡肉類佔1/6餐量〉,《明報》,2014.12.09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港現沙巴龍躉 恐威脅生態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1月10日公布「珊瑚魚普查」初步結果,了解香港珊瑚魚的種類、數量和分佈。基金於2014年6月... 詳情
【明報專訊】海洋生態平衡會影響食物鏈,最終亦會影響人類。以下為各個影響海洋生態的因素﹕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令海水溫度上升,嚴重... 詳情
專題故事﹕綠色衣食住行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密集,空氣污染嚴重,加上用電用水量高,大部分市民又熱愛吃肉,令環境受到損害。環境改變可從生活做起,我們如何從「衣、食、住... 詳情
【明報專訊】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這要求全面考慮社會發展、經濟增長和公平,以及... 詳情
中外人物﹕周杰倫堅持風格尋突破
【明報專訊】「亞洲天王」周杰倫1月18日與女友昆凌完成被外界討論多時的婚禮。周杰倫個性低調,但私生活常被傳媒追訪,令他十分痛恨「狗仔隊」。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