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據本報了解,對於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股東李兆基來說,50年樓齡的大坑西h實是負累,因為地契屬資助房屋,政府不肯改契讓其轉為私樓出售。若花費重建,則要做回出租廉租屋;若不重建,便要花巨款大維修,至於現時租金收入不能應付日常開支,故參與政府的資助自置房屋計劃,雖未必有錢賺,但能套現甩身。不過,四叔要達成這個50億元的重建大計,仍要解決補地價和遷置現租客的難題。 需商放寬地積比補地價 根據大坑西h地契條款,地皮必須提供1600伙出租公屋,並設有發展限制,目前地皮面積2公頃,但只能使用地皮四成面積興建。2010年中,城規會修訂石硤尾分區計劃大綱圖,將大坑西新h改為綜合發展區,地積比率由9倍減至5.5倍,並加入90米及130米的高度限制,修訂令大坑西新h重建價值大減。 若要重建大坑西h為5000個單位,即相等於現有規模3倍,李兆基必須要與政府商討能否放寬地積比,加上因現時地皮為出租公屋用途,若要重建為「廉價居屋」,亦需與政府洽商補地價安排。 部分住戶超公屋入息上限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說,另一最大困難,是如何安置現有的1300多戶居民。不少居民是長者,希望原區安置,加上大坑西h租金低,大部分由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較公屋更廉宜,要考慮一批長者住戶能否承受較高的公屋租金水平。 不過,若按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大坑西h住戶入息中位數為1.55萬元,長策會成員劉炳章說,部分住戶或因超出公屋輪候冊入息限額,或無資格獲編配公屋,認為最大阻力在於如何妥善遷置現有住戶。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