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青年重民主甚於經濟
【明報專訊】青協昨發表「青年價值觀調查2014」結果,逾六成年輕人認為民主較經濟重要,較2012年增加12.5個百分點,而認為社會穩定較民主重要的比率跌逾6個百分點至55%;僅一半受訪者認為市民意見對政府政策有影響力,但認為選舉投票有用的比率則升近8個百分點。
僅半認同民意具政策影響力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結果反映年輕人不滿現時政治制度不公,但得利益者以經濟及穩定為借口,拒絕改變,加上政府不重視民意,故期望選聽民意的人入議會。
青協於去年8月27日至9月16日期間,電話隨機訪問531名15至39歲青年。結果顯示,認為「社會穩定較民主發展重要」的受訪者由2012年同類型調查的61.5%跌至55.3%,而認為「民主發展較經濟發展重要」由47.9%增至60.4%。
學者:不滿穩定成拒變藉口
鍾劍華指出,雖然調查進行時仍未發生佔領運動,但政改已討論多時,其間的爭拗已引發矛盾和不滿。他分析,政改方案未能滿足社會期望,尤其是年輕人的求變心強,「年輕一代認為政治制度不公平,不滿在制度上佔盡着數的人以社會穩定、發展經濟為藉口,遏抑其他訴求,拒絕改善制度」。
調查顯示,認為「市民的意見對政府政策有影響力」的年輕人由62%跌至50.9%,而認為「選舉投票有用」由59.6%升至67.5%。鍾劍華表示,年輕人尤其認為政策被少數既得利益者把持,「因此更覺需要在選舉中,選一些聽取民意的人入議會,這亦反映在最近的年輕人選民登記熱潮」。
此外,「希望移民外國」的年輕人由43.2%升至62.3%,增幅近兩成,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下跌9個百分點至62.6%。
鍾劍華認為,近年對政治制度不滿、中港矛盾、樓價高等不同問題,都令年輕一代更想移民、拒絕接受「香港是中國一部分」這個被賦予的身分,「近年多了學生不想回內地交流,甚至連回鄉證都無申請」。
鍾劍華續稱,隨着政府展開第二期政改諮詢、警方檢控佔領者等,預期「社會上的負面情緒將再牽動,短期內看不到有好轉的理由」,面對社會氛氣日差、政府管治困難,認為北京及特區政府均要正視現况,包括改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