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除港澳名 「免增協調難度」
廣東自貿區在去年提出時,官方媒體中出現的名字均為「粵港澳自貿區」。但廣東省長朱小丹在今年的廣東省兩會特地強調,自貿區的名稱未定。而在今年下半年的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中,提及自貿區時已改用「廣東自貿區」。更有媒體報道,官方6月份已經正式將項目改名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區」。
稱由廣東「做好自己跟你對接」
一名參與策劃自貿區方案的官方智囊研究人員指出,自貿區的主題仍然是與港澳合作,但若正式的名字提及港澳,則需要三方政府參與,增加協調難度。把名字確定為廣東自貿區,就是由廣東主導的,目的在解決廣東自身的體制改革問題,「做好自己,跟你對接」。
上述人士表示,對於第二批自貿區的名單很早已經明朗,但對具體宣布時間略感意外。他表示,今年11月,自貿區方案仍在廣東徵求意見,本來以為審批需要更多時間,估計中央會在明年上半年宣布增設自由貿易區的決定,因此中央本月中宣布決定時,感覺進度比預期中快。
上述人士表示,香港對此不應該不安,香港金融資源豐富,與廣東自貿區合作可以擴大香港的腹地,幫助解決香港產業衰退的問題。
料仍與港澳合作 惟港商優勢下降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所教授鄭天祥表示,以前廣東向中央申請政策時,常常打出「港澳合作」這張牌,項目就更容易在中央獲批,到了近年,這一條件已經不如以前重要,關鍵要看項目對全國有多大的作用。他表示,南沙和上海提出國際航運中心的定位,則更符合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思路,以反制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國的封鎖。
廣州社科院政治學研究員彭澎認為,目前官方文件仍未打出廣東自貿區的名字,但港商的地位與內地商人相比,優勢逐年下降,即使最後保留「粵港澳自貿區」的名字,不排除也只是廣東的一種強調地方特色的姿態,但自貿區絕不會僅面對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