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青年性罪犯 改襲陌生人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青少年成長×性觀念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過去5年收集143宗青少年性罪行個案做分析,發現經警方轉介的性罪案個案,由2011年34宗下跌至2013年25宗,跌幅達26%。
青少年干犯性罪行數字連續兩年下降,但研究同時發現他們以陌生人為犯案目標的情况愈趨嚴重,由之前4年平均只有9%,大幅升至2013年44%(09年至12年平均0至4宗,2013年11宗)。
「即時」風氣 傷人傷己
有社工指出,青少年多了以陌生人為目標,以為被捕風險較低,反映青少年趨向衝動,要即時滿足性慾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服務總監(青少年服務)竺永洪認為,智能手機及流動網絡普及,令社會風氣傾向「什麼都要即時」,間接令自制能力較低的青少年傾向要即時滿足慾望。青少年在成長中容易因對「性」不理解,誤墮法律陷阱,傷人傷己。
混淆現實幻想 誘發衝動
竺永洪說,其中一宗個案是,約13歲的少年長期接觸網上色情資訊,某日在街上遇到一名跟色情電影女主角打扮相似的女子,引發性衝動而非禮對方。竺永洪分析,青少年接觸色情影片時會幻想自己是男主角,當現實畫面勾起影片片段時,若不能自制,便會衝動犯事。
——節自〈青少年性侵陌生人趨增社工﹕求即泄慾 以為易甩身〉,《明報》,2014.11.05
《明報通通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