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S情報站﹕見證「廚餘」再生
【明報專訊】這期先由高中同學分享參訪回憶,點出這些經歷與獨立專題探究的關係。
探究方向一﹕
.究竟廚餘可如何「再生」,「再生」後可變成什麼產品?
.這種廚餘「再生」方法,在香港有多大程度值得推廣?
高中同學參訪經歷
近日有一次很深刻的經歷,參訪了位於上水的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HKOWRC)。當日,中心的CEO帶領我與一眾同學四處參觀。首先,我們去到農田,發現原來蛋殼這種廚餘壓碎、曬乾後,可製成有用的東西,就是用作天然堆肥的原料。蛋殼能快速分解並化入土壤,在分解過程中為土壤帶來鈣等養份,有助植物生長。原來廚餘除扔進堆填區外,還有其他用途,如製成肥料。
隨後,我們去到水耕作溫室參觀,堶捱媞﹞F蔬菜,但這些蔬菜不是種植在泥土中,而是種植在有很多洞的「裝置」中,讓蔬菜的莖部能沾到水份。這樣有助減低泥土耕種的成本,又不怕養份被泥土奪去,使種植出來的蔬果更健康。
探究方向二﹕
.何謂有機耕作?
.有機耕作在香港的實施狀G如何?有什麼發展潛力與限制?
探究方向三﹕
.香港廚餘處理的現G如何?
.不同持份者,如政府、環保團體、企業、市民在廚餘處理議題中扮演什麼角色?
之後我們再向公司的CEO了解對廚餘的看法。舉例,原來全港每日產生3,200噸廚餘,但只有4%被回收,原因是市民對回收廚餘再造的認識不多,而且回收市場並不成熟。該回收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向市民推廣廚餘回收。
最後,CEO與一眾員工教我們用果皮作空氣清新劑以及把果肉製成果醬。我們把橙肉拿出來煮果醬,再把橙皮放進水瓶,注水等橙皮散發香味。
探究方向四﹕
.找出更多廚餘「再生」方法,繼續思考
.廚餘「再生」能否成為一盤值得發展的「生意」?
參考上述資料,同學參訪機構後可先整理出究竟有什麼地方,值得進一步思考,成為探究主題。
這與通識教育科的其中一個重要特質「議題探究」有異曲同工之妙。事實上,一次參訪就像是學習「議題」一樣,同學可整理當中內容,一方面思考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追溯相關基礎知識,包括「廚餘」、「環保機構」、「社會企業」、「可持續發展」等相關概念名詞。
正如撰寫上述資料的同學,在進一步了解參訪機構及瀏覽相關網站內容後,發現自己想對香港的廚餘處理狀G、政府的配套、市民的意識,及廚餘處理的可行方法有更深了解,最後整理出一個可行、具探究意義的獨立專題探究主題,且令自己對相關課題有深入了解,可謂舉一反三,獲益良多。
◆參訪對象﹕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www.hkowrc.com)
參訪活動名稱﹕樂施會社區體驗項目及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體驗活動
參訪及記錄同學﹕朱孝達、何啟峰、黃紀縉
指導老師﹕許承恩
■《IES講呢齱n
想知更多做IES注意事項,可瀏覽明報通識網新節目《IES講呢齱n系列,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講解IES要點(隔周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