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學者:無論立場 回憶都珍貴
研究文革的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金光耀說,現時有關文革仍有很多歷史真相有待釐清,而戚本禹當時主管文革小組日常事務,無論立場如何,他的回憶都非常珍貴。
「戚本禹對毛澤東有一種士大夫情節,就是『知遇之恩』。」金光耀說,他見過戚本禹兩次,也去過他浦東的家中,印象中面積不大,十分簡樸。金形容戚本禹很少提及過往歷史,要提也非常謹慎,但戚的經歷十分寶貴,「他(戚)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時候,寫過一篇〈親聆毛主席講五七指示〉,那篇非常重要,如果他不講,沒人知道五七指示是怎麼來的」。
他指出,近年有一批回憶錄在香港等地出版,包括「林彪集團」的邱會作、李作鵬、吳法憲,以及江青秘書閻長貴等,曾與戚本禹共事的王力亦有出版《王力反思錄》,但都遠遠不夠。金光耀曾經想協助戚本禹整理回憶錄,但被戚拒絕。
「戚對毛是知遇之恩」
至於國家主席習近平提的「前後30年不能互相否定」,金光耀笑說,「這不是歷史學家看歷史的方法,而是政治家的方法。我們完全理解他是為了治國的需要、為了排解左右的衝突,但是從歷史學家的角度,我們就很難理解,我們不會講『不能拿宋朝否定唐朝、明朝否定宋朝』。」他又說,即使要對前後30年作任何評價,也先要搞清史實,而目前中國文革研究仍未完全開放,一些核心檔案未予查閱,出版相關書籍仍有困難。「實際上我們回顧歷史,不是要來撕裂社會、受害者清算加害者,而是更好地避免悲慘的歷史再次發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發生的,比如像重慶發生的事情(薄熙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