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強調APEC會議開放、靈活、非強制的特點,主辦國大多將會議氣氛營造得較為輕鬆,在會議上展現民族特色,也是從首屆峰會就開始貫徹的傳統。
克林頓穿牛仔褲赴會
據《京華時報》資料,1993年首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為營造非正式、自由交談的氛圍,各經濟體領袖和代表衣著相對休閒,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當時就穿著牛仔褲出席,成為一時佳話。
次年,在印尼茂物舉行的會議,時任的印尼總統蘇哈托為每位出席者送了一件BATTIK(一種蠟染印尼襯衣),花色各異,開啟了以後各成員「送衣」的傳統。此後每屆峰會,首腦們大多會穿著主辦國的特色服飾合照。
宴會美食同樣是主辦國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俄羅斯的會議食品以歐式為主,烤扇貝配海帶沙律、炸卡門培爾奶酪、螃蟹等濱海邊疆區特色主菜;印尼會議中的主打食品則是仁當牛肉、黃薑飯。2005年韓國釜山會議前,韓國出口泡菜爆出含寄生蟲卵醜聞,但為體現本國文化,經過多次討論後,韓方堅持在宴會上保留泡菜。
裝配美食的器皿、裝飾品等細節,也處處彰顯文化特色。2003年泰國曼谷會議上,泰國廚師經反覆試驗後,決定將前菜都裝在特製的盤子裏,上面覆蓋芭蕉葉,配以精緻小花環;冬陰功湯則用雕花南瓜盅裝盛。本屆會議中引人注目的兵馬俑糖粉雕塑,由大廚精心手工雕刻,也和真正的兵馬俑一樣,每個士兵的盔甲上都刻有雕刻廚師的姓氏。
兵馬俑糖粉雕塑現身
除了要體現本國特色外,食品還要照顧各國賓客的口味。2002年墨西哥會議,主辦方為與會者配備平板電腦以完成關於口味的問卷調查,反覆研究最終確定了棕櫚嫩芽湯、韋臘克魯斯風味的瓦奇南科魚、澆巧克力汁加椰子絲、芒果丁冰淇淋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