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屬下學校可透過籌款﹐補貼學校開支。但《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分析教育局各小學的籌款數目﹐發現位處富裕社區的學校﹐平均每名學生最多可籌得900元,而在貧窮社區的學校﹐每名學生最少只籌得3元。雖然教育局每年會給予低收入社區額外撥款﹐但仍無法彌補貧富懸殊社區的學校籌款的差距﹐令人質疑公校教育制度的公平性。
每間學校的家長或校方的籌款數目沒有限制。省府規管學校使用籌得的款項方面﹐亦有灰色地帶。
在2012/13年度﹐公校教育局每名小學生平均可得的籌款為149.53元。但每間學校的籌款能力則有天淵之別。以位於灣景路(Bayview Ave.)夾Mount Pleasant Rd.富裕社區的Blythwood小學為例﹐每名學生平均籌得700元﹔相對來說﹐位於窮區的Thorncliffe Park小學﹐每名學生平均只籌得45元。
又如位於維多利亞公園路(Victoria Park Ave.)夾401公路的Roywood小學﹐每名學生平均只有30.30元籌款﹐在教育局469間小學中排名462位。Roywood的方校長表示﹐校內大部分學生都來自勞工階層或低收入家庭﹐他們每年都會舉辦電影晚會?賣物會等﹐1年約只能籌得6,000元。該校最近才籌得足夠的款項興建戶外課室。
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副總監Carla Kisko承認﹐由於籌款數目懸殊﹐教育局根本無法彌補兩者的差額﹐教育局正密切關注有關問題。
關注兒童教育的非牟利團體人民支持教育(People for Education)總幹事基德爾(Annie Kidder)表示﹐在加拿大或多倫多﹐貧富懸殊的問題愈見嚴重﹐本來在公校教育制度中﹐應縮窄這個距離﹐偏偏公校教育仍然反映貧富懸殊問題﹐令人憂慮。
但有觀察家認為﹐學校籌款並無問題﹐因為這樣才加強家長與子女的學校聯繫。不過﹐在居於富裕社區的家庭往往給予更多捐款來補貼學校﹐抵消政府撥款不足所造成的影響。
John Ross Robertson小學是多市內少數取得高額籌款的學校之一﹐每名學生平均有逾500元的籌款﹐在全個教育局共469間學校中排第8位。該校家長會共同主席Sue Fisher明白籌款對多市部分學校不公平﹐但家長實在太關注學校撥款不足的問題。她認為﹐除非教育局能給予學校更多撥款﹐用於科學?藝術等計劃上,否則家長無可避免要插手。
多倫多公校教育局為平均分配學校籌款﹐曾考慮仿效美國波特蘭教育局的做法﹐就是要求學校將超過1萬元的三分一籌款上繳﹐由教育局集齊款項後再平均分配。但由於這方法將減低家長捐款意欲而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