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崇洋 港產店路窄
今年首7個月計訪港中國客人次高達2608萬,是香港人口3倍有多,相當中國訪日韓旅客人次的5倍,可見旅客總量之高。日韓政府十分重視本土產業及文化創意政策,借持續增長的龐大旅客消費滋養當地電器、時裝及化妝品牌衝出國際,反觀自由行湧港似乎只令外國名牌在港擴充,市面金飾和藥房林立令商舖業主得益,港產品牌及產業受益多少成疑。
月餅等餅食是少數中國旅客訪港時搶購的百分百本土產品,港產品牌奇華餅家董事總經理黃錫祥接受專訪時指出,要借旅客消費轉化產業機遇,香港食品業有品質監控等優勢,但本地設計師、Chocolate Rain創辦人麥雅端表示,中國客只愛法國貨,不愛手作仔。學者指出,缺乏政府產業及文化政策下,旅客在港消費難媲美日韓可令當地本土品牌受惠。 明報記者 周婷
奇華餅家:中國客信「香港製造」
中國自由行赴港掃貨,除了海外名牌時裝和化妝品,港產食品如月餅亦廣受歡迎。奇華餅家在2004年以「香港手信」概念推銷旗下食品,10年間中國客消費和手信生意以每年雙位數字增長,成為繼香港消費者外第二大客源。奇華正打算擴充大埔廠房,在港養活逾千工人營運港產生產線,並提高生產量在中國大展拳腳。
中國客源僅次本地人
奇華餅家現時「養起」過千名員工,董事總經理黃錫祥接受訪問說,手信系列佔總生意額「只是很小部分」,但來自中國客生意的確穩定增長,即使在中國打貪風氣之下,部分高消費物品銷情受影響,對餅食售價數十至百多元的奇華全無影響。根據奇華內部統計調查,中國客源陸續超越日本、台灣成為第二大客源,僅次本地人。
黃錫祥說,中國客人流多少屬其次,更重要是賺取聲譽,故要堅持產品「香港製造」,即使早年中國設廠成本低廉吸引,一度只是香港設廠的六分之一,仍守住本地設廠底線,由原材料階段起已是港產。他指出,真材實料和監管健全是香港重要精神,談到中國遊客赴港被海味店、電器店「搵笨」就冒火,「我有一千工人要養,我自己也要食飯,但生意要正經去做,一兩個敗類足以令人對香港失信心」。
總經理:一簽多行 政府抵鬧
奇華現在深圳、廣州、上海擁有11家分店,他稱不少客源是來港買過奇華的「回頭客」,「(中國客)未必買你奇華牌子,但會買個『香港』的信心」。
雖然奇華受益於中國旅客,但黃錫祥對自由行人次構成的民生問題,坦言「政府有時抵被鬧」,以一簽多行客構成的水貨客問題為例,他認為﹕「要是真的來旅遊,有何理由一日來兩次、來幾次?好比買煙仔都有管制,入境時都要拆開扔1支,餘下19支才不算犯法。」不過他認為管制不可以只針對中國旅客,並應該豁免來港讀書、工作等人。
黃錫祥自稱「政治盲」,希望兩地政府聯手「拆掂」旅客超載問題,並盼望港人「不要去抗拒別人(中國人)」,盼望中港真正邁向融合,「如果你想殺了香港旅遊,那儘管去騷擾旅客,但有什麼理由我來你處玩,還要讓他騷擾、給你罵?這是沒道理的」。
Chocolate Rain創辦人:自由行愛法貨不愛手作
港產食品深受中國旅客歡迎,但港產設計品牌Chocolate Rain的創辦人麥雅端坦言,自由行旅客大增對創意產業幫助不大,中國客生意佔整體「0.1%都不夠」,直言「他們喜歡法國貨,就算你多努力宣傳手作多有heart(心意),他們頂多抱荂y執幾件手信』心態來掃貨」。她認為中港兩地總有一天互相了解接受,正伙同中國電視台合拍動畫,向中國兒童灌輸環保和衛生美德。
中國客生意 「0.1%都不夠」
在中環開店逾10年的麥雅端笑言,蘇豪區路段「又長、又斜、又無冷氣」,並非喜愛逛大商場的中國人愛到之地,即使是絕無僅有、誤打誤撞來「掃手信」的中國客中,也有不少人以為她是外國設計師,亦有人以為品牌來自韓國,「中國客喜歡『ad hoc』(即時)、流行東西,不熱中於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創意,加上他們是走馬看花旅行,太急趕,也根本無時間了解」。
麥雅端認為自由行幫襯與否無關重要,更忠告政府實施管制、做好規劃,改變市區成為藥房、金舖「集中營」的面貌。另一邊廂,她亦有個兩地真正互相了解、尊重的美好願景,「設計的好處是﹕不管哪堛漱H,見到美麗畫面就會有共鳴,從而軟化地分享精神價值」。
與中國合作動畫 堅守理念
麥兩年前跟中國中央電視台合作一套100集動畫,她坦言擔心遭審查、成果未必如意,但仍接手艱難任務。合作期間,她發現兩地團隊做事文化及方式各異,最終劇本修改再修改,播映日期一延再延,麥稱自己不介意多下些工夫,但一定要堅持保留品牌的理念,例如每集教導環保或衛生概念,「跟中國監製、團隊合作需要很多堅持、很多解釋,兩地文化的確有差異的,例如他們覺得公仔冬菇頭好『娘』,會問能否轉個髮型?甚至要求閉茞晰L笑的公仔『開眼』﹗」
兩年苦功終換得成果,麥雅端透露動畫正等待審批,有望聖誕節播出,她盼望香港企業亦能放下「趁快盡賺自由行錢」想法,應把握坐擁的資本、影響力,為中港兩地互相了解播下好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