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眾:南京屠殺難辨真假
戰後半個多世紀,和今時今日的日本民眾交流,可以感受到和平主義已經深植大多數日本人心中。然而他們對歷史的認識十分模糊,甚至扭曲,更難提反省。比如南京大屠殺,有日本民眾的第一反應是質疑死者是否有30萬人,甚至有些根本不知道事件。
即使不是終戰紀念日,周末的靖國神社依然人流如鯽。在靖國神社門口,兩個日本高中生表示對於過去的中日戰爭及南京大屠殺並不了解,世界史沒怎麼上過,不過坦言不希望打仗,覺得安倍政府有些暴走。
中年男:日中責任一半一半
在日本自衛隊及美軍基地所在的橫須賀市,一名出生於1945年的日本老人說,「不知道日本對戰爭有沒有責任,中國老說日本的壞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南京說殺了30萬人,也不知道真假。」他認為應該了解過去,向前看,中日應該友好,也希望日本人的友好能傳達給中國。一名較為激進的中年男子則認為,戰爭責任日本和中國一半一半;南京大屠殺中國報道的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雖然死了人,日本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當記者詢問他名字的時候,他聲稱自己姓東條(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姓氏)。
掃墓老人:他們為後代而死
而在甲級戰犯的真正墓地,日本愛知縣的殉國七士廟,記者遇到一名前來清掃的老人。他給記者讀了很多戰死者的碑文,他說「即使殺了人,這些人也是為日本的後代而死,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日本人,過去的戰爭可以說是自衛戰爭」。
日本民眾這些模糊的歷史觀與日本的戰後教育及國家宣傳有直接關係,靖國神社裏的歷史博物館「遊就館」對戰爭的美化就是一個例子。
隨着有過戰爭體驗的人大多已逝去,日本社會對歷史的認識正愈來愈稀薄,中日之間的心結要解開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