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是消費行為?

[2014.09.07] 發表
社會上有許多人認為買樓不是消費行為,而是投資,投資的目的是賺錢。 (資料圖片)

我們每天都在消費,消費得付錢,衣食住行全部得付錢;不過,我們買衣,付了錢,心中準備也許1年後就可能把這件衣服丟掉,或捐給福利機構;買食物就更不必說,不論是鮑魚或白飯,吃進肚子裏,錢就是花了,消費了。

行嘛,可以每次付錢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買輛車,車價不便宜,還得租或買個車位來停車,不夠錢還得借錢來買車,付利息,不過,無論如何,買車依然是一消費行為,車價只會貶值不會升值。

租樓是消費行為

最後要談的是住,如果我們永遠不買樓,一輩子租樓,那麼,住還是一種消費行為,我們每月付的租金就是消費的代價;可是,這個社會有許許多多人不是這麼想,他們認為買樓不是消費行為,而是投資,投資的目的是賺錢;因此,如果買樓之後樓價下跌就是投資失敗,也因此,當樓價處於下跌趨勢時,沒有多少人想買樓,因為他們認為樓價還會繼續下跌;反之,樓價處於上升趨勢時,人人爭着買樓,因此,樓價太貴,買不起的人會罵政府,但是,當政府推倒樓價時,已經買了樓的人也會罵政府。

衣食住行全是消費行為,為什麼許多人偏偏把住當成投資行為而不是消費行為?長期租樓的人心裏總是不平衡,認為自己是在替他人供樓,一住20年,別人供完了樓,坐在那兒什麼事也不必做,就有租金的收入,而自己仍然得每月交租。

實際上,心理不平衡是因為眼紅,眼紅別人買樓發了達,當然,今日眼紅別人買樓發達的人,都忘記了2003年樓價大跌,業主燒炭的事;也不知道,日本樓價從1990年開始就下跌至今日,在日本,是買樓自住好,還是租樓好?今日的日本人已經把住當成消費行為,不輕易買樓,人人只願意租樓住。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

更多經濟要聞
中國股市回暖
8月中旬時,我在本欄已指當恒指突破2010年高位,是一個明顯走強信號,尤其資金仍留在香港市場時,港股短期仍看好,因此,建議大家不宜估頂造淡;... 詳情
阿里上市價敲定 籌1637億
中國最大電貿商阿里巴巴上市進入最後直路,最新文件顯示,為確保上市順利,阿里公開發售價格敲定介乎60美元至66美元,集資最多211.2億美元(... 詳情
此前市場對阿里巴巴的期望甚高,普遍認為估值可達1500億美元至2200億美元總估值區間,不過最終阿里選擇以相對保守的範圍定價,按招股上限66... 詳情
經過在港上市的多番爭拗,以及籌備美國掛牌期間的廣泛質疑,阿里終於進入上市的最後大直路,其中雅虎可望借機套現超過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 詳情
投資講座專家﹕滬港通難刺激個別板塊
【明報專訊】滬港通啟動在即,兩地及海外投資者均引頸以待,對中港兩地股市影響,有分析員和基金界人士均持正面態度,但短期是否可刺激股市或炒起個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