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教象徵 靖國供奉甲級戰犯
[2014.08.15] 發表
靖國神社前身為東京招魂社,建於1896年,原為紀念明治維新時期為恢復天皇權力而戰死的約3500名反幕府武士,其後亦供奉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一戰等戰事中戰死的軍人與軍屬,被視為國家神道象徵。過往神社由軍方管理,二戰後根據政教分離原則成為宗教法人。現時靖國神社並無設置靈位,只有合祀名冊。
1966年厚生省將包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人在內祭祀名錄交予靖國,至1978年神社宮司將14名甲級戰犯列入合祭名單,惹來外界批評靖國變質成為軍國主義象徵,裕仁天皇及明仁天皇其後未嘗參拜。惟自1985年時任首相中曾根康弘開先例拜靖國以來,多任首相及內閣官員相繼參拜,招致中、韓等二戰受害國家批評。
更多國際要聞
【綜合報道】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周四在網站指出,在西非對抗伊波拉疫情的世衛組織人員認為有證據顯示,目前通報的感染伊波拉病例和死亡人數「大大...
詳情
【綜合報道】對於往返西非與世界各地的飛機可能導致伊波拉疫症擴散的疑問,世界衛生組織周五認定:伊波拉病毒不會通過空中旅行傳播。
早些...
詳情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昨早抵達韓國(南韓)首爾,展開5天訪問。韓國總統朴槿惠親自迎接,軍方以21響禮炮高規格相迎。教宗抵埗後稱「一直掛心...
詳情
【綜合報道】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周四抵達南韓首爾訪問,他今日在大田市一個大型足球場主持紀念彌撒,紀念在4月造成逾300人死亡的「世越號」海難...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