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紅十字會派出兩名工作人員往西非利比里亞,參與當地社區伊波拉防疫以及衛生宣傳,兩人將於下周返港。衛生署會在機場為兩人進行健康評估,若確定沒有任何高危接觸史,又沒有出現發燒、腹瀉、嘔吐、皮疹、出血等,則毋須接受隔離,但兩人須接受為期21日的醫學監察。
紅十字會在7月派出臨牀心理學家張依勵以及公共衛生醫生楊貝珊,為利比里亞紅十字會義工提供心理支援培訓,以及社區公共衛生教育工作。衛生署一直與香港紅十字會保持密切聯絡。兩人並沒有直接接觸受伊波拉病毒影響地區的病人或到訪醫療機構,兩人下周返港日期及航班資料,尚待紅十字會確定。
另外,政府多個部門昨開會商討預防伊波拉病毒之安排。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會後表示,會上討論了病人送院安排、消毒工作等方面,以及信息通報如何做得更好,防止病毒擴散。
周日一名過港的尼日利亞裔男子一度懷疑染上伊波拉毒,病人由尖沙嘴重慶大廈送上救護車時,卻揭示醫護防疫安排不足,救護員無穿戴保護衣物。有份開會的消防處副救護總長沈國良表示,救護員的保護裝備足夠,每輛救護車上至少有3套保護衣物。他說,雖然救護員的保護衣物與醫管局人員不同,但強調兩者保護性一致,而救護員的保護衣物比較靈活,方便工作需要。
999電話 會詢病人外遊史
沈國良又表示,指揮室現時接獲999電話求助時,會主動詢問病人病歷及外遊紀錄,及早給予救護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