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城 日麗風和臨舊地
【明報專訊】7月29日,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完成上午的物理治療課後,我來到久違了的鯉景灣太康街,也就是5個月前我遇襲受傷的地點,與東區醫院的劉院長和兩位替我做手術的主診醫生吃中午飯,因為我們之間有過約定(詳見感言之九)。
這天我們吃的是西餐,頭盤和甜品是自助形式,主菜有牛扒、三文魚長通粉和披薩3款,還有咖啡或茶,價錢不算貴,餐廳座無虛席。我向幾位醫生扼要報告了身體的康復進度,並決定8月1日開始上班,他們都很為我高興。到了用甜品的時候,大家很自然談到近日的時局,我看得出幾位醫生都頗為香港前途憂心,覺得社會嚴重撕裂,年輕人愈趨激進,佔中爭拗不斷升級,普選共識遙不可及,整個社會好像被陰霾籠罩,一幅暴風雨將臨的景像。
政改爭拗 毋須過早灰心
我對幾位醫生說,不要太悲觀,北京的領導人不是傻瓜,不會明知道沒有成功的希望,仍然啟動政改諮詢;泛民主派和香港市民也不是傻瓜,他們都有理性務實的一面。現在雙方還處於測試對方底線的階段,講話自然比較強硬,好像完全沒有退讓迴旋的空間,過去每次政改爭拗都出現類似的場面,毋須過早認定前途灰暗。
至於年輕人愈趨激進的問題,我和幾位醫生說,我們都曾經年青,當年我們為了追求社會改革進步所做的事情,例如參與學生會活動或上街遊行,在我們的父母眼中很可能也是太過激進的,如今年輕一代覺得單是遊行不足夠推動社會變革,還要有進一步的行動,我們可以不同意他們採取的某些行動,但應該理解他們的內心,不要把他們的理想和熱情全盤否定。
陽光灑在案發點 平靜安詳
用完午飯,我們緩緩踱步離開,餐廳大門距離當天遇襲位置不到百米,當車子往前開動,我看到出事地點那咪表停車位剛好空着,陽光灑在路面,照出一片明亮,那一刻,內心感到平靜安詳。
回想飯敘中有關時局的談話,我猜想同樣的話題近月來應該在無數的飯局上出現過,令許許多多的人焦慮不安,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過分樂觀,但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告訴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象,政局變化往往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定案。
出院回家兩個多星期,除了和幾位醫生這個飯局,還有好幾次外出用膳,例如和認識了20多年的傳媒老友吃晚飯,當面答謝他們在我住院初期輪更當值,協助我太太應付川流不息的訪客,席間同樣少不免談到當前政局,似乎悲觀的人佔大多數,我當然尊重這些經驗比我更豐富的老朋友的看法,但我仍固執地相信,突破困局是有機會的,常識和理性最終應佔上風,不管意見如何相左,爭辯雙方內心都捨不得讓香港沉淪,陷入無法管治的亂局,這是我在當前政治氣氛一片肅殺中仍然審慎樂觀的依據。
【劉進圖感言之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