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鐵沙中線地盤相繼發現宋代方井及麻石明渠等遺址,考古價值不容忽視。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高添強形容,這次考古發現很可能是香港歷來最重要的一次,對今後如何看待香港歷史或有一定影響。
本身是香港歷史研究者的高添強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表示,在沙中線地盤發掘出大量宋代文物,包括房舍地基、造工精緻的千年古井、手工精緻的石砌溝渠,還有錢幣、陶瓷碎片等,從這些發現,大致可得知當時九龍城地區經濟上有一定發展,而這些都是過往的歷史文獻不會提及的,「沙中線地盤的發掘,成為一次難得的機會,使我們對近1000年前先民的生活有具體的認識」。
助了解宋代先民生活點滴
他又說,歷史上香港不是名城,考古工作對填補歷史空白有很大的作用。他說,一直以來,市民都並不太關注香港的考古,但若大家能把出土文物有系統地、完整地分析,再把研究成果與歷史文獻互相印證,或許能令大家對香港的前代史,即1841年英國人未管治前的歷史,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高添強又提到,過去古諮會曾兩次視察沙中線地盤,都使他大開眼界,「眼前的千年古井、手工精緻的石砌溝渠、仍清楚可見的房屋地基,着實使我興奮莫名,宋代先民在井前打水的影像隨即浮現在我腦海中」,他期望,這些埋藏千年的宋代先民生活點滴,能夠在這一代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