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眉往往是美容店的附帶服務,但位於溫市耶魯鎮(YaleTown)的BomBay Brow Bar,沒有修甲、脫毛、纖體去脂等大包圍服務,反而是「眼眉當家」,主力提供眉毛和眼睫毛的修復護理,為客人打造印度式的濃眉美態。
2010年開業至今,短短三年間就在市中心附近開設兩間分號,發展迅速背後,原來掌舵的是兩名三十不到的印裔姊妹花,年輕人的創業潛力確實不容忽視。
文︰湯卓斌 圖︰湯卓斌、受訪者提供
店舖雖小但五臟俱全,創辦人是一對年輕印裔姊妹花Ravy Minhas-Mehroke和Amy Minhas,她們說︰「眼眉護理對印度人來說是一件大事,猶如身分象徵,很多外國人亦對印度女性的濃眉趨之若鶩,所以我們決定把該項美容文化推而廣之,為每個人打造最美觀的眼眉。」
姊妹們的創業夢
姊姊Ravy十年前從西門菲沙大學理科畢業,縱使如此,她卻對從商較有興趣,所以畢業後沒有從事與實驗室相關的工作,反而在大公司當文職,然後再修讀關於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為日後自立門戶做好準備。
作為公司的掌舵人,原以為開設美容店是Ravy的念頭,但她說︰「其實這是我愛美妹妹的主意。」與Ravy的經歷截然不同,妹妹Amy自小喜歡打扮和研究化妝技巧,所以報讀一些本地舉辦的美容課程,立志日後向美容業大展拳腳,同時寓興趣於工作。
看似一切順應而行,但原來在修讀課程時,發生一件令Amy銘記在心的小事件,從而激發她如箭在弦的創業決心。「最後一課時,導師問大家日後打算有何發展,我說希望在溫市中心開設一間自家的美容店,頓時全班同學哈哈大笑。」無他的,現時溫市中心租金高漲,即使是一間小商舖亦需數千、甚至上萬計,所以同學們都紛紛抱以不可置信的態度。
找尋良師組織協助
基於印度人對眼眉的情意結,Amy亦以這方面打造成美容店的特色,然後她與有志創業的姊姊合作,共同建立家庭式經營的生意。二人均年輕缺經驗,自立門戶的繁複過程令她們舉步為艱。「我們認為初次創業,最重要的是找一名願意分享經驗的導師。所以我們參加了本地多個商業組織,包括婦女企業中心(Women's Enterprise Centre)、加拿大青年商務基金會(Canadian Youth Business Foundation)、中僑互助會等等,從中結識不同商界人士和尋求協助,我們的創業良師亦是當中的會員之一,提供很多寶貴和專業意見。」
得到商業良師的援助,兩姊妹從而建立一個可行的商業計劃。而在市場定位方面,則以她們最熟悉的眼眉護理作招徠,給予客人最全面的眼眉和睫毛服務。「當中還有大量的聯絡和調查工作,幸好有家人的支持。成本需約十萬元以上,包括裝修、入貨等,除了是個人儲蓄外,政府和銀行借貸的資助,對我們這些初次創業者亦舉足輕重。」
三年兩分店
在2010年開業,適逢冬奧時期,加上在耶魯鎮開業,可謂車水馬龍,人頭湧湧,間接令剛起步的美容店生意上漲。「遊客處處令我們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從中可收集她們的意見,日後加以改善。而且客人不斷,讓我們的技巧或對機器運作更快上手。這是一般剛開業的店舖難以經歷的體驗。」
冬奧高峰過後,以眼眉為主的美容店得以口耳相傳,期後更應邀到電視台的晨早節目作訪問示範,加上社交網絡的傳播,令店舖生意不斷增加。別以為眼眉服務是女士專利,雖然店舖以粉紅色為主,某程度令部分男士卻步,但姊妹二人為開拓男士客源,忽發奇想地把顧客菜單改為藍色,讓男士們更容易接受,從而令修眉服務變得「男女通吃」。
開業一年多後,2011年6月便在鄰近市中心的基斯蘭奴社區(Kitsilano)開設分店。去年二月,位於香格里拉酒店(Shangri-La Hotel)的第三號分店亦正式開業,一年一店,發展速度可謂驚人。
那今年有否開設第四分號的打算?Ravy笑說,現在以穩定發展為主,但不排除年尾或明年會再開分店。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美容業成功突圍,她說同行的支持是不可或缺。「我視其他同業為伙伴多於敵人,大家可互相支持和宣傳。正如我們專門提供眼眉護理,如果你希望享受其他美容服務的話,我們可介紹你前往別的店舖,這才是同行間共同扶持發展的重要基石。」說到有何提議給予年輕創業者,她們說︰「理想不怕大,但要從小規模開始,才能一步步到達目標。」
創業總結
啟動資金:十萬元以上
資金來源:借款及個人儲蓄
僱用人數:二十至三十人
最滿意之處:能打造屬於自己的美容事業,推廣印度式眼眉服務
優點︰以眼眉為主,建立特色能夠給予客人獨特感覺
前景:在加拿大各地開設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