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學年開始,最少1.6萬名學生要跨境來港上學,但有大埔區小學重演去年校巴遲到事件,令28名跨境學生錯過開學集會,有家長表示不能接受。另外,由於來回深港所需時間及交通費不菲,部分親自接送跨境學童的家長變「望子石」,送子女上學後,要在附近「遊蕩」約7小時,待子女放學時才能接他們回家。 位於大埔的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原定7時55分上課,但昨晨開學時,學校一架經福田口岸的跨境校巴遲到10分鐘,車上28名學童到校時,開學集會已經結束,教師與同學都已返回課室,有學童因而「扁嘴」。陪同兒子乘校巴的于女士亦說,兒子清晨5點半起H,6點出門,卻因校巴問題錯過開學集會,影響兒子學習,不能接受。 家長留港半日等子女放學 跨境童長途跋涉上學辛苦,家長也受罪。劉女士一家三口居於深圳,9歲的「單非」女兒過去一直乘保母車上學,但去年開始不獲派禁區紙,要自行過關上學,一家人為此由距港較遠的深圳布吉搬至羅湖區,劉女士亦需親自接送女兒。由於往返深港車費需四五十元,她每日早上8時半送女兒上學後,需在學校附近等待,到3時半放學時才帶女兒回家,這樣的生活已持續一年。 劉曾積極物色租盤,打算搬到上水居住,但學校附近村屋一間睡房月租至少4000元,令她打消租屋念頭。她又稱,同校有不少跟她處境相似的跨境童母親,她們會趁等待子女放學期間,一起逛商場買食物,於學校小息時交給子女。 同樣等單非孩放學的還有周太,其子今年升讀小學,港人身分令他無法入讀深圳的公立小學,唯有跨境返學。由於兒子身體孱弱,獨自搭保母車易嘔吐,性格亦較「黐身」,故周太決定親自接送兒子上學;為打發等候兒子放學的漫長時間,她已報名為學校義務處理雜務。 鳳溪小學課室翻新完成 另一邊廂,北區小學「逼爆」,上水鳳溪第一小學今年加開2班,接收48名原本被派往大埔小學、但循返回機制回流北區的小一生。該校一周前完成翻新課室,但未有圖書館、電腦室及小食部。校監馬紹良表示,將為學生添置一人一部平板電腦以取代電腦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