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騙綜援不普遍 佔0.1%至0.3%
【明報專訊】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質詢,表示詐騙綜援情G不普遍,近年確立有詐騙成分的個案僅佔綜援個案總數約0.1%至0.3%。根據當局數字,經社署調查後確立有詐騙成分的個案數目由2020/21年度370宗,增約59.2%至2023/24年度589宗,為2020/21年度以來最高。
議員關注隱瞞境外資產收入
孫:入境處助分析 見疑主動查
新民黨議員李梓敬昨立法會提出質詢,關注隱瞞境外資產或收入的詐騙綜援個案,以及社署有否足夠人手處理調查。根據勞福局回覆,經社署調查後確立有詐騙成分的個案,雖未有2024/25年度全年數字,但截至去年12月有344宗個案,已超越2021/22年度水平。至於社署主動調查個案於2021/22年度最多,達550宗,惟2022/23與2023/24年度回落,分別有402及423宗。
孫玉菡稱,社署按風險為本的原則處理綜援個案,亦會抽樣調查代領綜援個案,並聯絡入境事務處等部門、機構分析,若懷疑申請者未如實申報入息及資產,或將資產存在外地,會主動調查跟進。
孫續稱,社署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有逾1400名社會保障職系人員參與審批申請、覆檢已批核個案及調查可疑個案,另有6隊特別調查隊。有關調查隊曾在2021年增加人手,現由約120名社會保障職系人員組成,社署亦聘用3名前紀律部隊人員擔任偵查顧問,協助處理較複雜個案。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選委界議員江玉歡建議,社署可引入人工智能(AI)初步審查,再以人手核對資料,有助加大偵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