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會晤卡尼前昨先來下馬威 特朗普徵中重型卡車25%關稅
【明報專訊】據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將於周二到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會晤,希望為加拿大的鋼鐵和鋁業找到關稅減免的出路。
特朗普昨日先來一個下馬威,在其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發文表示,從11月1日起,所有進口到美國的中型和重型卡車將徵收25%的關稅。
特朗普上個月曾表示,重型卡車的進口將最早從10月1日起徵收新關稅。
這是卡尼自今年4月當選以來第二次訪問華盛頓。在此期間,美國對鋼鐵、鋁材及木材徵收的關稅顯著上升。
駐華盛頓的美加政策專家、Rideau Potomac Strategy Group總裁米勒(Eric Miller)表示,前往白宮存在政治風險。澤連斯基總統等人對此深有體會。但從卡尼的角度來看,冒險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面,總比坐在渥太華等事情發生要好。 卡尼與特朗普的關係一直被外界密切關注。上月,他在國會表示,特朗普是「一位現代化的政治人物」,並透露兩人「經常交談」、「還會互發短信」。
前白宮貿易顧問肖(Kelly Ann Shaw)指出,與特朗普建立個人關係的領導人,往往在談判中最為成功。
前白宮顧問料會談十分艱難
不過,她同時提醒,即將舉行的卡尼與特朗普會談,「將會十分艱難」。
她說﹕「若加拿大希望看到鋼鐵與鋁關稅的下降,恐怕必須達成一個更廣泛的協議,其中涉及貿易、安全等多個領域。這些問題本應出現在《美墨加協議》(USMCA╱CUSMA)審查中,但現在可能會提前展開談判。」
卡尼在國內面臨一定壓力,被要求盡快達成協議。但民調顯示,大多數加拿大人理解與特朗普打交道的複雜性。
聯邦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近期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國內經濟問題上,僅間接提及關稅對物價和投資的負面影響。
前總理梅龍尼(Brian Mulroney)的前幕僚長麥克勞克林(David McLaughlin)表示﹐對博勵治而言,現在要求總理「完美應對」或猛烈抨擊其實沒有政治收益。這件事要麼由總理完成,要麼失敗;若失敗,將成為沉重的政治負擔,拖累他本人。」
儘管自由黨陣營內部對鋼鋁關稅的緩解持樂觀態度,但政治觀察人士與業界普遍認為,短期內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不大。
米勒指出﹐美國目前的立場是現狀對他們有利。他們在許多政治敏感產品上收取大量關稅,同時也保持了北美市場的總體開放。
加拿大鋁業協會表示,不預期此次會議會達成協議,但在美墨加協定審查前解決關稅爭端至關重要。
受訪專家認為,卡尼與特朗普建立更深層的個人關係,確實有助未來的貿易談判,但此次若無法取得具體成果,也不等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