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賦權移民官取消積壓暫停申請
《強邊界法案》暗藏殺 專家恐中國留學生遭殃
【明報專訊】今年6月在加拿大國會引入的《強邊界法案》(Strong Borders Act,C-2法案)草案,被宣傳為一項加強邊境、保障加拿大人安全的法案。然而有專家指出,法案中隱藏的削減移民個案積壓和處理時間的目標,有可能令中國留學生群體備受打擊。
聯邦公共安全部長阿南達桑加里(Gary Anandasangaree)在提交 C-2 法案時便提出,負責審核移民申請的移民官,需要有權「整體性地取消、暫停或修改移民文件以及新申請」,至於決定的依據,則「由公共利益決定」。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新冠疫情期間大量湧現的臨時居留許可申請。我們被迫處理這些申請,因為當時沒有機制來取消或暫停。這實際上就是給移民部長提供了額外的工具,去做到這一點。」
專家憂移民官可隨時「搬龍門」
目前尚不清楚移民官員會在哪些領域應用這一新權力,但法律專家分析,某些申請人群或具體項目可能成為目標,而這種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移民官員可以隨時制定臨時政策,讓移民途徑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也更加不公平。
多倫多移民律師金威爾(Daniel Kingwell)認為,「當他們說公共利益,其實可以是任何事。他們可以立刻改變立場,突然拒絕處理大量案件。他們不必費力去找一些在法庭上可能站不住腳的拒簽理由。」
除了針對某些特定的移民項目外,金威爾表示,法案的寬泛條款還可能使官員針對某些個人申請人進行篩選,例如有輕微犯罪紀錄的人、由違規移民顧問代理的人,甚至來自某些國家的申請人。
「從政治上講,他們可以隨時迎合當下的風向,無論是普遍的反移民情緒,還是突然把所有中國留學生都當成潛在間諜,抑或針對伊朗的某些政治群體。保守黨絕對不會否決這項法案,除非出於某種原因,他們認為讓自由黨無法通過會更有利。」
長期以來加拿大被視為全球最具包容性的國家之一,且通往永久居民的途徑相對清晰。
然而隨荇伅§徽鴃A移民體系愈來愈強調申請人在加拿大的學歷和工作經驗,這促使許多移民先以臨時身分來加留學或工作。
鑒於當前移民申請的處理能力有限,等候的隊伍愈來愈長,尤其是疫情期間,寬鬆的政策讓國際學生和外籍勞工得以延長在加時間。
截至7月31日,系統中共有超過220萬份申請,其中89.24萬份為永久居民申請,107.93萬份為臨時居民申請,其餘為公民身分申請。
永久居民申請中有一半、臨時居民申請中有38%超過了政府自己設定的處理時限。
前總理哈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也曾面臨過同樣的挑戰。
為此聯邦政府在2012年時通過了一項法律,一刀切清除了2008年2月27日之前提交、但到2012年3月仍未有決定的聯邦技術移民申請積壓。聯邦法院也為政府站台,駁回了受影響申請人的訴訟,裁定該立法符合《權利法案》和《憲章》。
此次的C-2 法案也得到保守黨的支持,很有可能獲得通過。專家預計對國家經濟貢獻較小的人道主義項目,極有可能首先被移民部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