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港交所證監至少兩員工
涉內幕交易受查
【明報專訊】彭博引述消息報道,本港有關當局正在調查至少兩名港交所(0388)及證監會人士,是否於過去數年向交易員及其他人士透露,即將公布的數十家公司公告消息。當中部分公告涉及私有化。另同時正調查券商以及網紅,而有關調查已進行數月,但是有關調查的工作或需進行數年,同時最終或不會檢控。證監會發言人回覆,該會政策規定,若有調查亦不予置評;港交所(0388)則不作評論。
港交所證監均不評論
近年曾出現多宗港交所或證監會前員工受查或被控案例,包括最新於今年1月9日,廉政公署落案起訴證監會前法規執行部副總監鄧映霞,涉及向CGII HLDGS(1940)股份懷疑「造市」活動受查人士「提水」,建議他們如何應對證監會調查。另亦有證監會前證監會投資產品部時任經理梁譜軒,被指披露領展(0823)供股計劃,從中獲利,被廉署於去年11月底落案起訴(見表1)。
另外,港交所上市審查組前聯席主管楊金隆,被指獲上市顧問林楚華推薦取得馬會會籍,並收取合共915萬元,涉嫌優待12宗新股IPO審批、被指貪污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案件於2021年12月審結,全部控罪不成立。
2023年逾一成交易被泄
比例全球第三高
報道引述倫敦大學貝葉斯商學院去年研究指出,於2023年本港有10.26%的交易,其消息屬被泄露,成為佔比全球第三高的資本市場、僅次於韓國及美國。報道亦提到,內幕交易調查佔證監會去年第三季總調查的7%。
於內幕交易方面,證監會已披露的個案,涉案人士包括對}基金Segantii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及黃艭齔(見表2)。
報道提到,過去數年出現不少股份於私有化交易前價格不尋常波,例如2023年IMAX中國(1970)股價於私有化交易宣布前兩日,創出逾兩年來最大升幅;同年周大福創建(0659)收購要約消息公布前4日,創出一年最大的升幅。但目前仍無[象顯示該兩隻股份的波動與是次調查有關,
於2003年4月起,證監會成立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透過民事及刑事雙軌制裁機制,打擊內幕交易等的市場失當行為,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會處理非刑事個案。刑事方面,檢控一經定罪,進行內幕交易的人士可被判最高入獄10年及罰款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