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園區已聚400科企 人錢貨設流通機制

[2025.08.25] 發表

根據《河套規劃》的2025年目標,河套深圳園區「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而2035年目標則要「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科匯通」助港企融資 設人員貨物「白名單」

兩年來,河套深圳園區已聚集8家世界500強研發中心、200多個高端科研項目、400多家科技企業,以及1.5萬多名科研人才,取得「12345」初步成果。要素流通方面,河套在全國首創「科匯通」試點,解決外資科研機構資金難題。區內科研機構大多為事業單位或民間團體,現有內地的外幣跨境資金管理體系並未將此類非企業機構納入其中。「科匯通」試點現時已幫助5家港資科研機構匯入共510萬元人民幣科研資金。

此外,由內地和香港的創投資本共同組建河套跨境雙幣早期母基金,參照香港及國際資金管理標準,定向投資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並放寬外債額度限制,深圳園區企業現已獲批1000萬美元外債額度,是全國首創放寬企業准入資質的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實現多元化融資。數據跨境交易亦是河套的一大成果,自2022年5月完成首批跨境數據交易後,截至今年6月累計交易110筆、金額達3.34億元人民幣,居全國首位。

人員流動方面,現時河套深圳園區有兩條跨境直通巴士路線,經「一號通道」分別來往香港科學園和香港大學,讓經過「白名單」備案的科研人員乘坐,現時累計有1500人備案,來往香港中文大學的路線亦即將開通。同時,海關總署對「白名單」機構的科研貨物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監管:特殊物品如生物樣本可優先審批、快速通關,儀器、試劑等可通過「一號通道」由專人攜帶,毋須報關。今年初,全國首個公共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和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在河套上線,區內機構、企業的科研設備只需一次報備,毋須逐次辦理,可高效便捷完成進出境、進出區業務。

港園區料年底開

香港園區方面,署理創新科技署長哈夢飛早前在河套深圳園區一個活動提到,香港園區「目前已落成3幢建築,正在招商引資,預計今年年底開園」。已建成的包括第一期8號及9號濕實驗室大樓及11號人才公寓,第一期餘下5幢大樓仍在興建。

更多中國新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