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專注市政不選國民黨主席
台政壇分析稱為備戰2028大選 更利「藍白合」

[2025.08.25] 發表
台中市長盧秀燕(右二)昨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因應美國關稅對台中產業衝擊,「最困難時,媽媽會留在家,我無法參選國民黨主席」。(中央社)

【明報專訊】藍營「大罷免」完勝士氣大振,黨內趁勢規劃新佈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日(23日)於罷免案開票後,公開懇請台中市長盧秀燕接棒,盧秀燕昨(24日)則婉拒提議,表示台中產業正面臨重創,必須堅守崗位。盧秀燕被視為藍營下屆大選熱門,台政壇人士分析,若2028勝選基礎是「藍白合」,不坐主席大位更有利跨黨派整合。

朱立倫的國民黨主席任期至10月屆滿,他於罷免投票開票後在中央黨部發表談話指出,現在是他「順利交棒、放心交棒」的時刻,誠摯懇請盧秀燕接任下一屆國民黨主席,承擔重責大任。中央社報道,盧秀燕昨出席公開場合受訪表示,謝謝朱立倫看重。不過黨主席職位不宜指定參選,也不宜欽定參選,應由有意願的人來公平競選。

盧秀燕表示,台灣面臨美國關稅的重創,這場經濟危機,中部地區首當其衝。她必須堅守崗位,陪伴產業和市民家人渡過難關。她曾經說過「愈是困難的時候,媽媽會留在家」。這是她的承諾,她會說到做到,因此她無法參選國民黨主席。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互Q回應,朱立倫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堅定交棒,為重返執政目標,盼大家團結。

盧秀燕宣布不選國民黨主席掀起政壇風暴,長期支持盧秀燕選黨主席的藍營內部人士指,盧近期的發言大多站在整體台灣的高度,已不是台中市長的格局,瞄準2028領導人大選的態勢明顯;大選最好還是兼任黨主席,掌握縣市長與不分區立委提名權,也避免過去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不同調的曖昧狀況。

黃國昌:有結果後討論佈局

盧秀燕不選黨主席的藍營人士則認為,國民黨一直有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不同的先例,若盧秀燕2028勝選的基礎是「藍白合」,就更不應該選黨主席,國民黨主席這個位置必須以黨為最優先順位,不利於跨黨派整合。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昨日說,他相信盧秀燕一定有方方面面的考慮,尊重其他政黨的黨內民主程序,等有了結果,再針對2026年選舉佈局雙方討論、溝通。國民黨主席選舉預計9月1領表,9月4、5日登記,10月18日黨員投票。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8月13日受訪時說,若盧秀燕執意不選,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也是可能選項。

前立委鄭麗文稱已準備交棒

日前表態「盧若不選,她會選到底」的藍營前立委鄭麗文昨表示,她已做好接棒準備,將在9月初領表參選。鄭重申,她若擔任國民黨主席,目標就是承諾讓國民黨成為第一大黨,2028年要在議會單獨過半,選上台灣領導人一職,國民黨的民調支持度也要超越民進黨。在這過程中,她一定會努力去團結所有在野的力量,包括藍白的合作。鄭麗文自野百合學運投入政治,早年曾加入民進黨,後因理念不合退黨,2005年受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之邀加入藍營,先後擔任發言人、文傳會主委等職。

更多中國要聞
9·3閱兵完成最後演練
【明報專訊】臨近9·3大閱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表示,前天下午5時至昨(24日)凌晨5時,北京天... 詳情
強颱風「劍魚」掠三亞 海南發一級預警疏散3萬人
【明報專訊】海南三亞為防範近40年最強颱風「劍魚」嚴陣以待,昨(24日)「劍魚」在不斷發展並靠近三亞,夜晚從海南島南部近海掠過,今日仍帶來持...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上周五發布報告,指近日衛星圖像顯示,越南今年初以來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8個島礁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22日應邀在中美大豆產業合作伙伴早餐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農業不應被政治化,農民不應為貿易戰埋單;中國投資者持有... 詳情
地域競爭化商機 蘇超引流促消費
剛剛開賽3個多月的「蘇超」(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驚人的促進消費能力,引起國家統計局關注,該局日前派員到江蘇調查發現,三分之二受訪觀眾...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