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試點區供職 保「生態移民」飯碗
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核心保護區2.75萬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區2.27萬平方公里。根據審議中的《國家公園保護法(草案)》,核心內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但指出「原有居民必要的生產生活活動」和防災、科研、重大戰略等情況除外;控制區較為寬鬆,容許科普宣傳、生態旅遊、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活動。
擬兩級限人為活動 甘肅片區遷出牧民
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生態優先,另一方面要保障各類主體合法權益。祁連山國家公園涉及甘肅、青海兩省14個縣(區、場),其中甘肅片區常住人口34,020人,青海片區7248人。基於保護生態,礦企、水電站等人類活動受限制,甘肅片區還將核心區牧民全部搬遷。
為照顧社區發展,試點區安排生態管護公益職位予原住民就業,甘肅規定要確保「生態移民」每個家庭有固定收入來源,並提供技能培訓;青海片區亦就地聘用少數民族管護員,並選取17個行政村試點,建立生態宣傳隊伍和管護隊伍等。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2015年推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2017年中央同意全面啟動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總面積5.02萬平方公里,甘肅、青海片區分別佔總面積68.47%及31.53%,區內有294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311種野生維管植物,最高級別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雪豹、白唇鹿、馬麝等15種。
根據2022年《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全國已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2021年設立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涉及28個省份。其中,青藏高原劃出13個候選區,總面積77萬平方公里。
轉正3原則 包括全民共享
躋身國家公園候選名單並不等於最終必然設立。前述《方案》規定,經評估確實無法達到要求的,不會設立。准入條件包括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管理可行性三大原則。根據《國家公園設立規範》,「管理可行性」提到,要協調好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提供國民素質教育機會,實現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