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港大邀市民影相監測光污染
【明報專訊】為鬻韝F解光污染對市民影響,香港大學物理學系研究團隊開發髐@套人工智能(AI)演算法,自動偵測智能電話所拍攝照片中鴷污染源並分類,並鼓勵市民參與監察光污染,叫人上傳夜間燈光照片至網上平台,貢獻研究數據,一齊監測光污染。
市民要先鰬蛨鰴]定開啟定位,再拍攝及上載夜間照片至港大光污染研究相關網站(app.nightsky.physics.hku.hk/static/index.html),演算法會自動分析,顯示光源資訊,例如照片內有幾多光源屬建築物、車燈、廣告板等。
另外,研究團隊利用港大夜空監測網站數據,分析2011至2024年「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發現維港兩岸舉行熄燈活動期間夜空亮度驟降近五成;而對比熄燈活動期間與平日晚間電車行車影片等影像後,識別出2021年參與熄燈120組照明裝置,主要為建築物外牆燈飾,可見裝飾照明係光污染來源。首席調查研究員、港大物理學系首席講師潘振聲相信,只要關閉商業區小量裝飾照明,就能顯著改善城市光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