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領展進可攻退可守

[2025.07.25] 發表

近月股民可謂活在一個「平行時空」之中,傳媒持續報道美國的「關稅貿易戰」,經濟學家不斷指出,環球關稅比率上升,將增加貨物進出口及貿易成本,最終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倒退,失業率增加,同時會引發通脹,有可能出現「滯脹」,通脹大幅上升而經濟走弱,令央行及政府難以透過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紓困。

然而,經濟前景愈差,與經濟增長預期息息相關的股市,今年以來卻持續做好:美股方面,自4月美國宣布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導致環球股市下挫後,標普500指數在不足3個月內已完全收復失地,在今個月更接連創出歷史新高,周三晚收報6358.91點,較2月份的新高6147.43點,高出3.4%;日本股市則因當地政府日前成功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雖然仍須向美國支付15%關稅,以及向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日經平均指數昨日收市報41,826點,同樣創出歷史新高。

為何日本猶如向美國「跪低」及「支付贖金」,但日本股市仍然創出新高?為何美國對全球開徵關稅,環球經濟似乎未受影響,美股也迅速反彈?有觀點指出,美日協議比預期溫和,而美國市場龐大,海外生產商及進口商願意「硬食」關稅,從而壓抑通脹,或許有助解讀事件,但也有可能是「倒果為因」式的解說,畢竟就算這些論說成立,在環球經濟動力漸失,已發展國家債務比例迅速增長,陰霾滿佈下,實在難以解釋股市仍可創新高的理由。

於是,上述解釋就如早年環球「無限印錢」也未見通脹出現,有經濟學家認為可透過印錢解決一切經濟問題,創造出「現代貨幣理論」(MMT)。結果疫情及俄烏戰爭,共同影響供應鏈及能源穩定,通脹大幅惡化,這一經濟理論派系逐漸失去關注。

假如沒有確切的理由解釋升市,那麼FOMO(Fear of missing out)式的「見高就衝」心態,投資者及散戶不明就婼臚J場,或許就是最佳解釋,但這也反映出股市來到「泡沫化」階段,往往已是強弩之末。市場稍有異動,隨時會出現明顯波動。

近日內地和香港股市的表現,同樣也見到這種「升市泡沫」的[象:市場資金不太注重瓻成分股及主流的權重股,開始轉為炒作話題板塊,如太陽能概念股出現「反內捲」消息後大幅反彈,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上周開工建設,投資1.2萬億元人民幣,東方電氣(1072)一度炒高7倍至119.9元,連帶水泥及重型器械板塊等都見異動;海南自貿港「封關」,「海南概念股」中國中免(1880)及美蘭空港(0357)分別升15%及6.5%。

股市泡沫化 避開內捲嚴重板塊

投資者若處身於「大時代」升市中而置諸不理,不如乖乖做定期;但要追逐板塊進行「超前部署」,也同樣高難度。故此,投資者面對這種泡沫漸生,但隨時「散水」的情G,又希望從中追逐利潤,避免嚴重跑輸大市,只能嘗試做減法:撇除所有沾上負面消息的股票,例如「內捲化」嚴重的外賣、電動車板塊,仍未復蘇的內房,堅拒不碰;已累積一段升幅的二三線股票,大市轉勢時必然「先沽為敬」,易跌難升,同樣需要小心。七除八扣下,或許只剩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又稱「中特估」),以及本地財務質素良好的地產商有更佳的值博率,例如建行(0939)雖然升至8.42元,但股息率仍有接近5厘,領展(0823)股息率更高達6.2厘。在市場預期美國或會在年底減息,而股息率仍然偏高下,可一邊享受因資金流入內地和香港市場而推動股價上升,同時有穩定股息收入,在這個逐步泡沫化的股市中,足以「進可攻,退可守」。

更多經濟要聞
熱門主題受捧 跟風入市可乘勢而上
港股瓻再創新高,中小型股及多個熱門主題備受追捧,市場氣氛持續高漲。目前基本不需要什麼基本因素的支持,只要圍繞蚍鷈I入市,往往能乘勢而上。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