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文:關注穩定幣現泡沫化趨勢
重申初期批數個牌 失望者不在少數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繼一個月前警告要為穩定幣降溫後,昨日(23日)再發文,稱關注穩定幣業務概念泡沫化趨勢,指有上市公司不管本業與穩定幣或者數碼資產是否相關,只要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即「點石成金」,股價即應聲上漲、股票交易量大增之餘,公司知名度亦大升。對此他強調,金管局早前已表明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換言之,失望者不在少數」。他還透露將於下周公布「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的摘要說明,以闡述金管局接受和處理牌照申請的安排。
明報記者 楊括、邱潤青
下周公布發牌摘要
本港《穩定幣條例》下月起生效,近期至少近10家本港上市公司發公告稱要申請穩定幣牌照或提供相關服務,帶動有關股份熱炒。
是次余偉文再於金管局專欄《匯思》發文,題為《行穩致遠的穩定幣》,稱有必要防範市場和輿論過度炒作穩定幣概念,尤其最近有過度概念化、泡沫化趨勢等現象值得當局關注。他稱,即使有意申牌的公司取得牌照,基於希望穩步發展的考慮,加上初期所需資源投入,對公司短期盈利的貢獻會有一定不確定性,希望投資者在消化市場「利好」消息時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
數十機構主動接觸 多在概念階段
早在上月23日,余偉文已首度發文談穩定幣,透露首階段只發數張穩定幣牌照,並強調穩定幣不是投資工具,明言希望「降降溫」,讓公眾能較客觀冷靜地看待穩定幣。
余偉文還透露,至今已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團隊,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有的則屬初步探路性質。余偉文總結有關經驗稱,很多只停留在概念階段,缺乏實際應用場景,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和落實計劃,更遑論具備管控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此外「一部分能提供應用場景的,機構本身卻缺乏發行穩定幣的技術和管控各類金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他續指,參與穩定幣可以有多種模式,對於這類機構而言,較實際的做法似乎是與其他穩定幣發行機構合作,提供應用場景,而非追求作為發行主體。
政策指引上,余偉文表示,《穩定幣條例》通過以後,馬上就落實條例的監管和反洗錢兩份指引徵求市場意見,目前正根據反饋意見適當調整指引的要求,爭取在7月底公布。他預期最終定稿與諮詢草稿相比不會有太大調整,而鑑於國際監管的共同關注,在反洗錢方面會訂立更嚴謹的要求,盡量減低穩定幣成為洗錢工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