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牌照「待規管框架凝共識」 陳美寶:爭月內方案交立會 Uber:隨時商討
【明報專訊】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昨稱爭取本月內向立法會提交網約車平台規管方案,將網約車平台、司機和車輛納入規管框架,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為依歸,創造良性競爭環境,讓網約車與的士服務並存、互補及有序發展。至於牌照數目,她認為透過框架凝聚共識後,會有更好的基礎討論,又稱政府考慮數目時會顧及便民,同時令市場發展有序,並顧及公共交通生態和路面承載力。
Uber昨日回覆稱,任何網約共乘服務牌照的數量限制,都會令等車時間更長、車費更高,亦可能會供不應求,特別是繁忙時段。發言人說,Uber隨時準備好與政府及持份者商討一個互惠互利方案。
陳美寶昨日出席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近日曾與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初步溝通,如果工作有一定「階段性成果」,會爭取本月內將規管方案提交立法會。她稱規管框架會參考內地及海外經驗,確保司機滿足一定條件和考核,讓市民乘搭網約車時有保障。
陳:確保司機達一定條件
陳美寶稱,本港逾九成市民出行使用交通工具,但始終有小部分要用點對點服務,指的士服務質素參差,小部分的士司機違反交通規則,例如濫收車資及兜路等;另一方面多了市民選用網約車出行,政府希望締造良性競爭環境,的士和網約車服務可以並存、互補及有序發展。
議員:發牌量「應讓數據說話」
陳紹雄向本報表示,若網約車牌照不設上限,有可能令交通承載力超出負荷;若初期牌照太少,則會影響市民網約車體驗。他稱政府就市場對網約車的需求應「心中有數」,認為初期發牌數量「應讓數據說話」,例如的士及網約車的運力,才會有說服力。
陳美寶又稱,5隊的士車隊本月底正式「落地」,以及將來的士須按附屬法例在車廂安裝攝錄裝置和提供電子支付,均有助的士業界提升服務。對於有業界提出政府以每個500萬元「回購的士牌」,陳稱凡涉公帑都要以社會大局為重,若因個人資產貶值要政府補貼,市民會質疑。
另外,政府爭取今年11月實施「粵車南下」,部分粵車可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轉機停車場「泊車轉機」,陳美寶稱,香港機場現時每年客量有5300萬人次,五分之一來自大灣區,當中約600萬為轉機客,轉機停車場讓駕駛者泊車後,毋須入境便可登機。
另一個供粵車停泊的「訪港停車場」則預計明年首季啟用,陳形容是「示範單位」,呼籲商界提供泊車優惠吸引粵車。談到粵車直入市區名額初期有100個,她稱會先做小規模測試做好系統銜接,名額往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