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藉科技園河套歷練 搭深港「融合橋」
【明報專訊】63歲的莫偉軒在香港科技園工作約10年,曾任科技創業培育計劃和企業加速器總監及策略伙伴總監,帶領團隊設立多個初創支援計劃、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及企業創新項目等,之後出任大灣區發展總監,領導科技園深圳分園的策略性發展,專注於推動大灣區創新及區內協同合作,在科研商業化、企業創新、風險投資等方面頗有經驗,也對深港科創合作等相當熟悉。
「原本應該退休了。」談到加入夢工場的原因,莫偉軒笑道:「我認為深圳跟香港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深港合作是吸引我到前海的原因。」他之前在福田參與河套區工作,而夢工場依託前海,對岸是香港北部都會區,兩份工作的所在地正好都是深港合作最緊密的重地。莫偉軒也認為,北部都會區未來將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深港兩地位置相近,目標契合,在科創能力上可協同發展,故希望把在福田工作的經驗貢獻前海,打造深港深度融合的橋樑。
下步聚焦文創+科技 料快有項目問世
「深港融合是大灣區科創發展非常重要的環節」,莫偉軒稱,香港的大學基礎科研能力強,專業水平受國際認可,國際化根基深厚,但生產能力較弱,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亦令技術應用範圍受局限;而深圳作為最接近香港的內地城市,有大量空間、人才和完善產業鏈,且面向大灣區及內地市場,故企業「做香港市場可自足,做灣區市場更可自強」。「以融資為例,基金也會考量企業的市場規模,800萬人口跟8000多萬人口相比,當然是後者更易得到更多資金支持。」莫偉軒認為,深港資源與優勢互補,只要能推動「雙城」發展,將有力成為大灣區的科創核心。
夢工場現時聚焦的科創產業,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大健康、金融科技等,莫偉軒透露,接下來除科技領域產業外,也會聚焦文創+科技及運動產業,「相信很快就會有相關項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