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關注赤字稅收 預測執政方向
聯邦大選730萬人提前投票 「國難當前」冷待競選政綱

[2025.04.26] 發表
加拿大已有超過700萬選民提前投票。(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在聯邦保守黨於本周二(22日)發表該黨的競選政綱之前,加拿大已有約730萬選民提前投票。這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加拿大人認為,他們在投票前毋須比較各大政黨的競選政綱,但這也引發了人們質疑此類文件的重要性。

民調公司Leger的行政副總裁達萊爾(Sebastien Dallaire)說:「所有主要政黨都等到競選活動的後期才公布競選政綱,在我看來,這表明他們認為選民不會對此非常感興趣。」

特朗普變成核心議題

他說:「過往政綱發表得早得多,因為各政黨知道或相信,選民會非常關注赤字和稅收。但這一次,表明各政黨認為這些問題不那麼重要。」

達萊爾表示,原因在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向加拿大徵收的關稅,已成為是次競選活動的核心議題。

他說:「這正是選民所關心的,一次又一次的民調結果顯示,這才是更重要。讓選民關注其他事情非常困難。」

民調公司Abacus Data的行政總裁科萊托(David Coletto)指出,該機構的民調結果顯示,在哪個政黨和黨領最能應對特朗普的決策影響,以及誰最能改變國家政策和方向的問題上,加拿大民眾的意見分歧。

他表示,在那些認為是次大選是與特朗普相關的選民中,聯邦自由黨贏得了40%支持率,而在那些認為是次大選是與變革相關的選民中,聯邦保守黨領先26%。

「在我看來,加拿大人現正在評估領導人的性格和經驗,而不是在仔細審視政黨的政綱。在現階段,我認為這些政綱不會對是次大選的投票行為產生太大影響。」

然而,已有一些數據表明,最重要的選舉議題可能已經轉移,不再是哪位領導人和政黨最適合應對美國威脅。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投票指南》(Vote Compass)節目的報道,在舉行黨領辯論前,有25.2%受訪者表示,加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選舉議題。但在黨領辯論結束後,只有19.6%的受訪者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議題。其他議題的重要性有所上升,諸如可負擔能力和醫療保健等。

卑詩大學(UBC)政治學榮譽教授約翰斯頓(Richard Johnston)指出,政綱依然是重要的文件,它可以很好地預測一個政黨在當選後將如何執政。

學者難接受政客空談

渥太華大學財政研究和民主研究所(IFSD)的首席經濟學家阿斯卡爾(Mostafa Askari)對此表示贊同。

他指出,無論哪個政黨當選,其成本核算政綱(包括公共開支預測和收入來源),在經過一些調整後將成為他們的預算。

他說:「那麼,為何不在投票前先了解一下他們的計劃呢?如果這些政客只是空談,但不拿出任何實質行動,不向我展示他們的計劃,我不能相信他們。」

更多要聞一
美國汽車業巨頭打破沉默 聯署警告特朗普關稅害人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想要透過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關稅壁壘,來重振美國的汽車業。然而,美國的汽車業正在激烈反對特朗普的關稅計劃。 ... 詳情
判斷衰退多靠科學數據 民間指標關注內衣口紅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幾個月來各路專家一再警告,加拿大正面臨經濟衰退。但對於判斷是否已進入衰退的依據,大家意見不一。 ... 詳情
冰球五子輪姦醉娃案流審
【明報專訊】5名青年冰球運動員涉及性侵女子的案件正在安省倫敦市開審,負責審理該宗案件的法官昨天(25日)在庭上宣布流審,並解散評審團。其後,... 詳情
谷歌帶頭推混合辦公模式 員工不返公司隨時失飯碗
【明報專訊】谷歌要求部分遠距員工重返辦公室工作,否則可能面臨解僱風險。一位專家認為這釋放出「強烈信號」,預示其他科技公司可能跟隨這項政策。 ... 詳情
魁省政府5.7推新法規 限餐廳酒吧稅前計小費
【明報專訊】魁省政府由5月7日起推出新法例,規定餐館酒吧帳單上的侍應小費,不能再加合併稅(HST)。 長期以來,這一直對魁省的消費者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