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地盤採MiC辦公室 保安全減浪費
【明報專訊】房協近年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屋,正規劃及興建逾20個項目中,4個地盤辦公室亦有應用MiC,設計及規劃為多功能辦公室,功能亦包括「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冀可加強保障工人安全、改善工地環境及促進可持續發展,而興建費由房協承擔。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表示,每個MiC辦公室由30至50個「盒仔」組成,在項目完工後可循環再用;又透露房協正計劃於土瓜灣馬頭角專用安置屋h及筲箕灣明華大廈地盤應用。
按環境需要組裝 可循環再用
採用MiC多功能辦公室的房協項目,包括安達臣道R2-4地盤的「WISE智安基地」、啟德2B1地盤的「合一盒」、古洞北的「協商3」,以及元朗元龍街「元朗元瀧聚」,分別由13至34個「盒仔」組成,其中「WISE智安基地」採用6種不同大小的模組組裝而成。
房協指「盒仔」可配合不同地盤環境及空間大細,靈活砌出所需辦公室,興建MiC多功能辦公室亦已納入承建商合約條款,日後除非地盤條件有限制,否則規定承建商需興建MiC辦公室;大多數辦公室會由承建商繼續保存,亦歡迎他們在房協以外地盤使用,相信有助推廣職安健及工地關懷文化。
管理平台實時分析地盤情G
記者日前參觀位於啟德及安達臣道的MiC多功能辦公室,設備包括可透過各項實時數據監察和分析地盤情G的「中央管理平台」,如工友入地盤時需經人臉識別及打卡入閘,閘口數據會實時傳至平台,讓負責人員可查看上班工友人數和出勤紀錄,並使用人工智能(AI)辨別工友是否誤闖高風險區域或未戴安全帽等。其他設施包括淋浴間、籃球場等。
張冠華稱MiC辦公室造價不高,每個只需數百萬元成本,但使用時間可達20多至50多個月。他指有關安排毋須如一般工程項目要使用貨櫃作辦公室,興建過程中因施工需搬遷工地貨櫃,而可能要在外租借辦公室。
MiC辦公室拆散後可循環使用,因不少承建商有儲存空間,故令部件可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