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少此一舉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筆者不止一次吐槽過廣州南站、廣州東站、深圳福田口岸、深圳灣口岸的道路設計而導致的交通「災難」。早前深圳灣口岸決定重新規劃交通並展開工程,雖然目的是整頓周圍交通,但工程期間落客點、網約車及的士上車點頻繁變更,卻令旅客和司機吃不消。
上星期筆者便發現,深圳灣口岸原本用來給網約車上客的停車場封了,的士站也拆了。新的位置將落客點、的士站及網約車上客點集中在一處,雖然進入新位置前的道路做了分流,避免落客及上客的汽車擠在同一條路,但由於新位置標示不清,筆者留意到,有些旅客仍然跑到舊上車點,也有司機因為口岸外的馬路改道,「不得其路而入」。此外,新位置雖設有幾條上客通道,但沒有標識如1號通道、2號通道之類,因此一邊聽到旅客致電司機「你在哪」,另一邊又聽到司機致電旅客「我到啦」,結果是新位置人和車一大堆,卻誰也找不到誰。
為配合今次調整,口岸外的東濱路也有改道安排,原本進入口岸要靠左線,改道後則要走右線,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繞行一大圈。問題是很多司機根本不知有改道,路上也沒有放提示牌,只靠一名交警用聲不可聞的喇叭播放改道通知,導致很多司機走錯而需要減速慢行找路,令馬路嚴重擠塞。具體來說,筆者乘車去口岸,因司機錯過了改道位置,結果連塞帶繞,花多了20分鐘才到鶠C
下車時聽司機在罵:「只要弄個牌提示清楚,或者提前給司機發通知都可以避免,也不知是政府沒想到還是懶得做,反正捱塞車的又不是他們。」筆者也無語,只希望此文見報時,情G已改善吧。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