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倡中國「零補貼免關稅」拓外貿 港大劉寧榮稱自貿體系重建需四五年 讚港不報復美政策

[2025.04.14] 發表
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中國商業學院創始院長劉寧榮(右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張維迎、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政治理論講座教授貝淡寧昨日出席「2025未來趨勢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從政治衝突、經濟走向及治理模式探討中美兩國未來10年發展方向。(盧曼盈攝)

【明報專訊】近日中美貿易戰事態急促發展,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中國商業學院創始院長劉寧榮認為,美國今次關稅戰破壞30年內各國建立的自由貿易體系,重建或需四五年,惟中國或可藉此機會仿效日本,透過海外投資等方法聯繫其他國家,輔以「零補貼,零關稅」等政策,在國內則提供公平競爭環境,吸引外企與中國貿易,「承擔大國角色」。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昨日舉行「2025未來趨勢論壇」,劉寧榮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今次挑起貿易戰是意識到本土製造業不斷流失到海外,擔心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故在「十字路口」下決定以關稅作為調整政策的一部分。他認為美國「下錯藥」,即無辦法解決自身問題,亦破壞各國在過去30年經世界貿易組織建立的產業鏈;又稱全球化雖會帶來問題,但應在此自由貿易的基礎上修補,而非試圖「另起爐灶」拋棄過去的成果。

對外「門開愈大愈好」 對內應統一政策促消費

劉寧榮續稱,今次事件亦讓世界知道國與國的關係是如何脆弱,未來需重建一個能讓各國均可獲益、互相支援依靠的經濟體系,惟過程困難且具不確定性,或需四五年。不過他說,中國可藉此機會在未來加強聯繫他國,「把大門開得愈大愈好」,成為「貿易的把手」,展示中國對全球貿易有貢獻。劉舉例,中國可透過資本及科技加強海外投資,並對外企實行零關稅及對內企實行零補貼措施;在國內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吸引更多外企與中國貿易或到國內發展,同時承擔大國的角色;此外中國亦應統一國內市場政策及養老政策,讓人民更願消費,帶動國內經濟。

對於美國政府在貿易方面開始將香港與內地「綑綁」一起、無視香港為單獨關稅區,劉寧榮批評美方做法霸道,不尊重世貿組織協定。同時,他讚揚香港無對關稅措施報復,稱香港優勢是自由港,「從來就沒有關稅」,不值得以此作為代價反擊,令香港失去獨特之處。

北大教授:國內多套利企業家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張維迎亦有出席活動,他表示國家的經濟發展核心在於企業家的創造力,惟現時國內大多數為茩奏u期利益的「套利型企業家」、並非「創新型企業家」,導致近年中國未得到真正的經濟增長,籲企業家透過想像力,創造更多新產業。

明報記者

(關稅戰)

更多港聞
港大研究尋染色體三體症與胃癌關連
【明報專訊】胃細胞出現腸細胞形態(又稱「腸化生」)是胃癌高危因素。港大醫學院2015年起分別透過類器官及基因測序研究,均發現有「腸化生」病人... 詳情
【明報專訊】男團MIRROR第二小隊「禿鷹小組」一連兩晚(12至13日)於西九文化區竹翠公園舉行兩場戶外演唱會,警方在前日演唱會期間及結束後... 詳情
灣區熱搜:「多個機會」 港人深試國產新藥治癌  肺癌四期去年輪椅過關  今擬外遊
【明報專訊】「既然有一個機會,為什麼不試一試?」港人郭先生去年中開始北上深圳治癌,不僅因內地抗癌藥價低廉,而且有機會使用香港沒有的國產新藥。... 詳情
【明報專訊】國產標靶藥伏美替尼是由內地上市公司艾力斯醫藥自主研發的創新藥,2021年獲批內地上市,2023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目前僅內地有售... 詳情
AI設計蛋白質 有望用於護膚抗癌
【明報專訊】電腦算力C升配合人工智能(AI)技術,令到不少以往難以破解的科學問題,也出現曙光。有本地初創公司正研究借助AI設計全新的蛋白閰M...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