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場】黃詠詩獨腳戲《破地獄與白菊花》十一度公演
【明報專訊】黃詠詩編劇《香港式離婚》去年第五度公演賣到滿堂紅,其經典作品還有《破地獄與白菊花》,是她自編、自演、自資製作的獨腳戲。2008年首演,17年間公演10次,演出超過120場,她更憑此劇奪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喜/鬧劇),奠定在本地劇壇女子獨腳戲的元祖地位。《破地獄與白菊花》(冰火重生版)將於5月第11度公演,最近加開6場,合共演出20場,尚有小量門票。
被道教打齋儀式深深震撼
黃詠詩早前在社交平台搞笑宣布加場:「對上一次演3星期已經係十幾年前,乜真係咁多人需要冰火咩?係咪想做死我啊!師公好睇得起我啊……」《破地獄與白菊花》源自她一段深刻經歷,她來自道教打齋家族,當年阿爺在這行業很高輩分,但她是受天主教教育長大。2006年祖母離世,她目睹了一場傳統道教打齋儀式,這場跨越生死、滿載文化衝突的世紀打齋,深深震撼了她,促使她展開為期一年的資料蒐集,並邀請香港殿堂級導演李鎮洲攜手合作,將這震撼與反思轉化為舞台上的力量,創作出這部笑淚交織的作品。
黃詠詩續以其獨有「八婆」式黑色幽默,一個人拖篋走到台上,帶領觀眾坐一趟情感過山車,穿梭靈堂,回到她xx的喪禮現場,在觀眾面前打一場齋,跟觀眾一起經歷當年那個懵懵懂懂、在靈堂嘻皮笑臉、「唔知自己做緊乜」的她,險些錯過道教打齋儀式美麗深意的故事。隨茯G事層層展開,打齋儀式背後所承載的「掛念」與「生死牽絆」亦逐漸浮現,讓觀眾邊笑邊流淚,找到抒發情感的出口。
信葬禮真正意義是掛念
劇中提及冥王星的衛星卡戎(Charon),在希臘神話中是撐茞謘B引領亡者渡過冥河的船夫。黃詠詩憶起當年第一次在圖書館讀到關於卡戎的神話時,心頭一震,想到「阿爺打齋破地獄,不就正如這冥河船夫,帶亡者渡過另一個世界嗎?」多年後,她在創作《破地獄與白菊花》時,將這一絲記憶寫進劇中,耐人尋味的是,這部劇在2008年首演,那年正是冥王星被除名。她深信葬禮的真正意義在於掛念,「你死驉A有人掛。掛,是因為你曾影響過他們的生命,曾對他們有恩德。所以,他們會懷虓P恩和珍重,把一枚金幣輕輕放進你已無氣息的口中。萬一真的有死後世界,真的有來世,他也希望你帶茬o金幣,交給冥河船夫,平安渡過冥河,不至於成為無宗無主的野鬼。未了的今世之緣,或許能在來世再續,有緣再聚」。
王菀之重看多次:睇到喊住笑
這部橫跨17年的女子獨腳戲,見證黃詠詩的成長,也伴隨香港經歷、社會變遷。黃詠詩希望用她的黑色幽默,為觀眾在困惑和壓抑中找到情緒出口。王菀之看了多次重演,「我睇到喊住笑、笑住感動」。張敬軒也看過多次黃詠詩在舞台破地獄,「呢個女子係癲鵅C可唔可以教埋我破?我想學埋打小人」。梁祖堯形容為「打齋打到宇宙,破地獄破到心靈,好勁的一個劇!」
演出場地:香港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
演出日期:5月8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