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程不到半小時 廈門成金門人「後花園」
「廈門就是我們(金門人)的後花園。」從台北嫁到金門的瓊林古厝聚落解說員江秀華(化名)如此形容。畢竟從物理距離上來說,金門和台灣島隔200多公里的海峽。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解說員劉春梅(化名)回憶,台灣島和金門未開通航班時,從本島到金門需要搭18小時的過夜船,遇到海象不佳,甚至試過開36個小時。相較之下,距離金門最近距離僅1.8公里的福建廈門,對金門人來說才是「近水樓台」。不到半小時的船程,令許多人習慣周末到廈門逛街、購物。在廈門五通碼頭,經常有不少金門人拿茈仁龤B購物袋、餐廳外賣等回程。
在江秀華眼堙A廈門人也喜歡到金門採購奶粉,以及洗髮露、沐浴露等日用品,「畢竟大陸還是發生過吃出『大頭娃娃』的事情,到這邊來買放心一點」。
金門高粱酒是兩地中年老饕的「硬通貨」,小三通允許每人攜帶總量不超過4.5公升的6瓶高粱酒,從金門水頭碼頭進入出發大廳前,會有許多形[神秘的本地人靠近,壓低聲音問「要酒嗎?」「要幫帶嗎?」,試圖用縣民配額向陸客兜售這款當地名物。大陸年輕人則對台灣品牌的奶茶、飲料、零食更感興趣,記者某晚在金湖鎮上的便利店,就看到一名帶茪p孩的年輕媽媽,對照手機上的攻略一一掃購飲品。
國台辦元宵節公布數據,今年除夕至大年初十,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個人遊5232人次,團隊遊30人次。從去年恢復辦理大陸居民赴金馬旅遊簽注以來,福建居民赴金馬個人遊61,756人次,團隊遊3289人次。發言人朱鳳蓮說,去金馬與台灣同胞一起過大年,成為春節期間福建居民的新選擇。
「近水樓台」的金門,不僅已喝上大陸供水,也曾分一杯大陸經濟紅利。十多年前國民黨執政時期,金門被認為是台灣「隱形小富人」最多的地方,兩岸小三通人貨紅火,金門人的家庭儲蓄常年居全台榜首。有台媒解釋金門人的富裕其來有自,「2001年小三通開放之際,很多金門人到廈門購屋,大約總共買了一萬多套房子,隨虓H門房地產升值,金門人也跟荌]富升值」。當時不少本地人認為,再過幾年,金廈大橋就會修到金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