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監管者離港需批准 懲教:新條件去年已施加 批出15宗 不涉國安罪行者
【明報專訊】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2023年獲准到日本旅遊,在當地決定赴英尋求政治庇護,懲教署當時稱受監管者「不受出入境限制」,惟鍾違反監管令,去年稱會研究修例防止受監管者離港。懲教署長黃國興昨稱,與律政司商討後發現,現行法例具足夠權力施加新監管條件,故去年起所有受監管者必須獲批才可離港。
懲教署補充,截至去年有1093名受監管者;去年新監管條件生效後共批准15宗離港申請,當中無涉及危害國安罪行者,而現時受監管者中有7人涉危害國安罪行。
去年日均還押3650人
2000年後新高
署方昨日舉行工作回顧記者會,稱去年收納院所達18,438人次,按年增7%。據署方網站,涉及「爆竊、盜竊及接贓」、「入境罪行」及「侵犯人身的暴力罪行」而被收納的人次均錄升幅。另外,去年日均在囚人數為9550,按年增12%;日均還押人數為3650,錄2000年以來新高,按年增18%。
赤柱東頭收容率逾120%
署方稱,已調撥個別院所部分的收容額收納還押者,緩解收押所過度擠迫;另已展開工程,原址局部重建荔枝角收押所,增加成年男性還押者收容額。署方稱所調撥院所包括赤柱監獄、東頭懲教所及白沙灣懲教所,截至去年底收容率分別為123.2%、129.9%及82.3%。
反修例事件至今逾5年,懲教署指去年錄得410人次涉暴動和非法集結等「黑暴」罪行及違反《港區國安法》或《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而被收納入院,按年跌57%,其中64人次涉違國安法例。
被稱為「第二代美國隊長」的馬俊文因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成判囚5年,如按過往做法可因獄中行為良好獲減刑三分之一,惟去年3月於「獲釋」前兩天《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他未獲減刑,其後司法覆核敗訴繼續服刑。被問到去年未獲減刑而上訴個案,黃國興指公開相關資料將影響甚至危害國安,故無法透露。
今年擬增視像探訪電子預約
在囚者親友探訪的電子預約服務前年推行,署方擬今年增設「視像親友探訪」電子預約選項,讓親友在署方網頁或應用程式預約親身到5所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視像探訪。去年起在羅湖懲教所及豐力樓推行的更生輔助犬服務,因成效顯著,署方擬推展至男性成年在囚者院所。
去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各部門連續3個財政年度每年削1%經常開支。黃國興認為「或多或少影響日常運作」,將因應情G開源節流,減少影響日常運作和服務。他說將按審慎理財及「應使則使」原則,加強審視及節約開支,確保善用公共資源;善用資訊科技及改善工作程序,提升效率;以及靈活調配人手推展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