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國際劉培乾:科技創新吸金 中國經濟料持續增長
被稱為「中國版ChatGPT」的聊天機械人DeepSeek近月推出後全球吸客量強勁,反映中國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正追近美國,在藍籌中資科技股股價急升帶動下,瓻上周勁升1486點或7.04%,連升5周,收報22,620點,屬4個月以來高位(見圖1),今期封面故事由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分析師劉培乾分析最新形勢。劉培乾指出,近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各細分領域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Scientific Research & Technical Services)增長強勁,可見對於外資來說,中國科技創新有吸引力,屬經濟增長亮點。另外,由於DeepSeek成功可提升中資科技股估值,中銀國際上周四已將瓻今年底的預測由22,000點上調至25,700點。明報記者 葉創成
富達國際劉培乾早前主講「2025蛇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網上投資研究會,她首先指出,根據中國傳統,蛇象徵靈活應變(adaptive)及蛻變轉型(transformative),以及神秘而複雜(mysterious),認為上述蛇的特徵可能也是今年中國經濟的縮影。
中國經濟要靈活應變及蛻變轉型,科技創新屬關鍵。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多次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而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科研技術服務FDI大增 反映經濟轉型成功
劉培乾則指出,近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各細分領域中,製造業(Manufacturing)仍然佔比最多,而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亦增長亮麗,可見對於外資來說,中國已經不止是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心,在科技創新方面也有吸引力;相對之下,近年中國與房地產相關(Real Estate)的FDI已反覆下跌(見圖2),這反映隨茪什磢韘~減少以房地產作為推動經濟增長動力後,外資亦已減少對中國房地產的投資。
綜合而言,劉培乾認為,近年中國的FDI的各細分領域變化,反映經濟轉型成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進發,她表示:「我們認為中國的FDI的各細分領域變化,反映中國以科技創新及高端製造業作為經濟增長引擎的政策取向,這對中國經濟長遠實屬有利,因為在此發展過程中會創造更多具消費力的中產階級。」
被美國加徵關稅 今年出口貢獻料減
事實上,中國近年一直聚焦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以科技創新及高端製造業作為經濟增長新動能。就今年中國經濟情G來說,劉培乾分析,料中國政府將會致力刺激國內經濟及應對外圍經濟逆風之間尋求平衡,因此該行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情景為「平穩」。
中國GDP去年按年增長5%,出口屬增長亮點之一,而面對特朗普上月20日上任美國總統後,本月初隨即向中國加徵10%關稅,影響所及,即使中國出口最大市場近年已由美國轉為東盟(見圖3),惟估計今年出口對中國GDP增長貢獻料不及去年。
料今年力谷內需 促進內房止跌回穩
劉培乾估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國內經濟。她解釋,去年9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表明政府將會致力刺激內需,也首次提到「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而此前一段長時間當局曾對支持房地產市場感到猶豫,因此明顯出現了政策轉向。
另外,財政部長藍佛安在去年11月8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從去年開始內地將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人民幣,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人民幣,再加上當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人民幣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至10萬億元人民幣。而據內地傳媒報道,今年以來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發行節奏顯著加快,截至上周三,今年置換債新發行總規模已達4848億元人民幣。
近期內需內房改善 料通脹逐步回升
劉培乾亦指出,富達國際專有的在地經濟活動追蹤系統顯示,內地近期出現以工業和服務業帶動穩定增長[象。她解釋,隨茈h年第四季推出規模達1500億元人民幣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汽車和家電等零售額顯著改善,為經濟增長帶來貢獻,而房地產市場自去年第四季以來也有所改善。
展望今年,劉培乾預期,內地刺激經濟政策有望進一步擴展廣度和深度,為家庭支出提供更大財政支持,預期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將逐步回升。
「兩會」聚焦財策 年內公布「十五五」規劃
全國政協及人大「兩會」將分別於下月4日及5日召開,劉培乾預期,「兩會」將公布新一輪重大刺激經濟政策,背景是在去年12月召開、「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明今年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當中,具體財政刺激政策料在下月「兩會」上落實,料更茞援颾禷O、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及鬆綁房地產市場等。
劉培乾總結,富達國際認為中國政策將因應經濟情G積極應對,以防範任何重大的下行風險,而內地長期經濟持續轉型以維持可持續增長的趨勢未變,預期今年將發表的「十五五」規劃將揭露更多經濟增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