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滴滴臭車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前段時間「愈來愈容易打到臭車」引起熱議,滴滴出行就此致歉,稱正治理「異味車」。經常坐網約車的記者亦不時遇到車內異味,不過通常味道不算太強,開窗一段時間就會消散。然而近日,記者就打到一輛難忘的「臭車」。當時記者剛從深圳出差回來,在廣州東站打一輛滴滴快車,剛開門上車,一股臭味撲面而來,記者屏住呼吸,立刻把窗戶調到最低。
不那麼幸運的是,當時正值下班時間,有點塞車,車輛開開停停,氣味散不去,非常難受,只能靠電動單車駛過時帶來「清新又冷冽」的陣風紓緩。記者不知如何形容那股味,懷疑是司機一整天沒開窗「焗」出來,不誇張說,直至下車後,記者還能聞到那股味。
網上看到有些司機為省錢,會在車上休息,因天氣冷沒開窗,且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讓他們無暇顧及車內衛生,導致車廂味道濃烈。但至少沒有訂單時,也可開窗通風吧。此外,記者好幾次發現座位上有用過的紙巾、喝過的飲料瓶,或是上手乘客留下,因此乘客也有責任注意衛生,不給司機或其他乘客添麻煩。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