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院3年後現金流不足還債 或續需延長貸款 田北辰:虧損好轉可通融
【明報專訊】獲政府貸款40.33億元的中文大學醫院,前年獲立法會批准「2+3年延長貸款方案」,首兩年獲順延的還款期下月屆滿。醫務衛生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冀爭取支持該院再延至2028年3月19日起還款。按文件列出的最新推算,中大醫院原料開始錄得盈利的時間將由2024/25年推遲至2026/27年,而2028年結餘1.83億元,將低於首年所需償還政府的6.29億元,意味屆時仍不具還款能力。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預料,中大醫院即使順延3年「肯定還唔到(錢)」,或要不斷押後甚至以20年計,他認為是否容許繼續延後,關鍵在於要持續監察醫院帳目,未來收支能否維持好轉趨勢。
推算延至2026年始錄盈利
根據政府文件,按去年存放於外匯基金的政府財政儲備利率計算,中大醫院在順延3年還款期內,原應付利息預計為約4.48億元,中大醫院將透過提供公共醫療服務抵消。
文件交代中大醫院今年1月更新的財務推算,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損益,醫院要待2026/27年才開始錄得盈利5400萬元,較在2023年2月預測時推遲兩個年度。據最新推測,醫院在2027/28年度還款前的期末現金結餘是1.83億元,料即使延期3年至2028年才開始還款,醫院屆時仍無力償還首期的政府貸款利息連本金(見表)。
醫衛局:中大或研可行融資方案
田指風險更大不可行
醫衛局在文件形容,相信醫院屆時仍「難以應付首期本金及利息還款」,故未來數年須更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營運效益;文件指出,在面對可能出現的現金流缺口,中大校方或會在順延貸款期間「按照實際探討可行的融資方案」,以助應對資本不足或現金周轉等問題。
文件亦交代醫院在剛過去的2023/24年度財務狀G,全年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虧損3.16億元,較獨立財務顧問原推算蝕多1.14億元;期末現金結餘為2.86億元,較推算的3.36億元少約一成半。
文件解釋,中大醫院財務狀G遜推算,主因是院方收入雖持續增加,同期營運成本亦錄增幅,其中醫院目前設353張病H,較去年3月增約19%,惟隨酐H位數目逐步增加,固定成本會因而攤分,並容許院方承接更多業務,財務狀G有望得到改善,而中大校方及院方均認同,該院營運模式在商業上可行。至去年11月,該院錄得開業以來,首次錄得在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單一月份損益平衡。
身兼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及財委會委員的田北辰稱,帳目反映中大醫院近年虧損不斷收窄,22/23年虧損4.2億元,至23/24年虧損減至3.16億元,本年度上半年蝕7700萬元;他認為即使本年度全年蝕逾1億元,從做生意角度,整個走勢仍屬轉虧為盈,是正面表現。
田稱,若醫院財政走勢愈蝕愈多,他會主張政府將貸款撇帳,收回醫院用地「執鼳\」,但按目前向好走勢,認為可給予空間。對於文件提及,中大或探討融資應對還款,田不認為可行,因透過市場融資,一旦帳目欠佳,醫院要承受風險更大。至於政府提到醫院未來數年須更有效地控制成本,田認為並非關鍵,重點在收支差距是否一直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