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賢不點名回應施永青 稱不宜用落成量當供應量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與中原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施永青過去兩日隔空討論香港住宅單位供應量問題,政府昨日亦回應。房屋局長何永賢表示,截至去年底預計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達10.7萬伙,包括2.7萬伙貨尾、約6.8萬建築中單位(扣除已預售單位,即已賣出「樓花」),以及可建約1.2萬伙的熟地項目。她強調不宜單純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而預計供應量與預測落成量是不同概念,兩者雖有重疊,但不能相提並論。
若只算落成量
將多計樓花少計貨尾
何永賢昨在社交媒體發帖,不點名回應施永青早前受訪提及「政府誇大了私人住宅供應量」的說法。何表示,預計供應量是指預期未來3至4年可供出售的單位(不論單位今天是否已落成,即包括「貨尾」單位);而預測落成量則指預計未來5年會興建好的新單位(不論單位是否已售出,即包括「樓花」)。她表示,如未來3至4年供應量只計及新單位落成量,便會多計了在「樓花」階段已售出單位,同時又少計了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貨尾單位,以及預售樓花確實供應。
何又表示,公布數字不能常常改變基礎,以免引起誤解和混亂;正因過去10多年政府公布數字具一致性,便可逐年比較、逐年跟進,看到趨勢和變化讓公眾分析。她表示,比對《長遠房屋策略》自2014年公布至今數字,會見到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整體供應量由最初7.4萬伙,升至2017年公布的9.7萬伙,再升至現時10.7萬伙,上升近45%。
何永賢表示,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預計供應量將維持較高水平,可見隨茯F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已成功扭轉以往供求失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