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限制+低強度訓練 肌少症患者佳音
【明報專訊】曾經有研究估計,在60至70歲的長者當中,大約5%至13%有「肌少症」。「肌少症」與年齡、飲食、居住狀G、生活習慣和多種慢性病有關,患者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風險較高。傳統上「肌少症」患者可以做高強度訓練增加肌肉,但並不適合所有長者。有公司近年從外國引入新興的「血流限制訓練」(BFRT),成為一種比較安全的選擇。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賴俊傑
翹弦有限公司(GSBE Company Limited)董事總經理何健輝、醫療產品經理黎浩然表示,傳統理論認為,一個人若要增加肌肉,就需要做「大阻力訓練」(達到最大肌力的70%至80%)或者「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身體反應如高強度訓練 可刺激肌肉增生
可是,很多「肌少症」患者都是狀G不太好的長者、病人甚或需要長期臥H者。要讓他們做高強度運動,實際上有很大的困難和風險。不過,近幾年興起一種比較安全的選擇,就是「血流限制訓練」(又稱「血流阻斷訓練」)(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 BFRT)。
血流限制訓練是透過在手臂(接近腋下的位置)或者大腿綁上連接儀器的壓力帶施加壓力,限制血液進出肌肉,並在這種狀態下做低強度訓練。由於肌肉在缺少氧氣的情形下做低強度訓練的身體反應,就有如在正常情形下做高強度訓練的身體反應,故可以「欺騙」大腦,令大腦釋放更多生長激素,刺激肌肉增生,以達至增加肌肉強度和肌肉量的效果。一般來說,血流限制訓練的肌力強度,大約只需要當事人的最大肌力的15%至40%。因此,對於肌少症患者來說,這會比傳統的高強度訓練容易和安全得多。
骨折韌帶受傷康復者也適用
除了肌少症患者之外,一些因為骨折或韌帶斷裂而令手臂或腿部有好一段時間不能運動,因而流失肌肉的人士,亦可以在康復後做血流限制訓練,加快長回肌肉。如果細分的話,血流限制訓練其實一共有3種模式。第一種是肌力訓練。第二種是耐力訓練。第三種是被動訓練,那是專為一些長期臥H病人而設,他們毋須自主運動。
血流限制訓練毋須做太多太密,每星期兩至三次已足夠。在每次訓練後,應該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受過訓練的物理治療師會因應當事人的身體情G,決定採用哪一種訓練模式,及每次訓練時間,最短者可能大約5分鐘,最長者則可以是15至30分鐘。
何健輝的公司大約4年前將加拿大公司Delfi Medical Innovations的血流限制訓練儀器及壓力帶引入香港,至去年底已賣出50多部。購買者包括公立醫院、物理治療師、香港體育學院,甚至個別的安老院舍和非政府組織(NGO)。
運動員賽前做訓練 Keep狀態兼保留體力
據悉,香港最先大量使用血流限制訓練的,乃是一些肌肉量極少、呼吸非常頻密的肺塵埃沉荅f患者。何健輝本人和家中長者,其實都曾在受傷康復之後,利用血流限制訓練來加快長回肌肉。原來,他曾在一次打球時出現意外,斷了左腳腳Z的韌帶,左腳其後3個月都不能茼a。康復後他使用身體成分測試儀,發覺左腳流失了兩磅肌肉。隨後一個月,左腳做了8次血流限制訓練,每次為時23分鐘,1個月後左腳長回1.7磅肌肉。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未必適合
除了肌少症患者及曾經骨折或韌帶斷裂者外,一些沒有受傷的運動員也會間中做血流限制訓練。有些運動員在比賽前夕不想做太高強度訓練,擔心會令身體太疲倦影響正式比賽成績,但若完全停止訓練,又擔心狀態會回落,所以改為做血流限制訓練,利用低強度訓練來維持類似高強度訓練的身體反應。但何健輝強調,血流限制訓練涉及專業知識,普通人不要隨便綁上一些壓力帶來自行嘗試。
首先,做血流限制訓練時那部儀器其實需要因應壓力帶上傳感器的數據,不斷調整壓力,才能將訓練強度控制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普通人沒有儀器,根本就無法動態調整壓力帶的壓力。而血流限制訓練的適合強度和訓練時間,亦每個人不同,嚴格來說,要稱之為個人化的血流限制訓練。這要由受過訓練的物理治療師來評估決定及操作儀器。實際訓練時,物理治療師也會讓當事人先試做幾下,看看負荷會否偏高或偏低,再作調整。還有一點很重要,雖然血流限制訓練適合很多人使用,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栓塞或者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又或淋巴切除手術後水腫的人,未必適合,需要先諮詢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