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基金互認今實施 基金公會:國際基金有意參與
【明報專訊】優化內地及香港基金互認安排於今日正式實施。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是次優化後將激勵更多基金公司,參與基金互認計劃當中,她更提到過往對計劃完全沒有興趣的基金公司,因是次優化措施推出後,重新審視及部署,當中包括國際基金公司。
兩項修訂解決業界主要痛點
不過,黃王慈明同時指出,納入互認基金計劃下的基金仍需要於香港註冊,為國際基金公司一直卻步的主因,因國際基金公司特設一隻香港註冊基金,但該基金除香港市場外、能認購的其他市場並不多,影響基金規模。另國際基金公司為計劃成立基金,亦有多個部署工作去準備,如成立的基金需「儲年期」(累積基金成立的年期)以達到監管要求,以及壯大其資產規模到一定程度等。
是次互認基金修訂內容包括,將互認基金於對方市場銷售佔總資產比例上限,由50%放寬至80%,並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集團內海外關連機構。黃王慈明指上述兩項措施解決業界的主要痛點。
盼全撤總資產比例限制
她更提到,有個別基金公司已於今年,觸動總資產比例上限50%的限制,而需要暫停銷售,而優化後將大大提升北上基金的銷售潛力,另她與業界亦盼可完全撤銷其比例限制。
至於港交所(0388)上月公布《企業管治守則》諮詢總結。黃王慈明表示,對於當中上市公司較為抗拒的兩項守則,即獨立非執行董事9年任期上限及不准任職超過6家上市公司獨董職務,港交所為兩者分別設6年及3年過渡期。對此她表示雖改革不能一步到位,但至少能朝提升企業管治的方向邁進。
她續表示,明白市場需要時間去過渡,但現時於市場已有很多稱職獨董,特別於女性獨董方面,盼上市公司可吸納「新血」及新思維,配合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