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博識:學做真正的大人

[2024.11.19] 發表
(圖:exdez@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官方注釋、賞析連結。

【明報專訊】《禮記》至唐、宋兩代被列為儒家經典,乃士子必讀之書。南宋朱熹發揚當中《大學》之旨,將其與《論語》、《孟子》、《中庸》合併為「四書」,撰《四書集注》。《大學》是儒家修身治學入門的重要篇章,千年以來,影響深廣,而本文正是《大學》的開首部分,由此可見其重要。

《大學》(節錄) 《禮記》

(第1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第2段)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第3段)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意與層次

(第一段) 開宗明義講「大學之道」,提出「明德」(光明高尚的品德)、「親民」(親愛於民)、「止於至善」(處於道德修養的完美境界)三大綱領;隨後論述通過「知止」而使人變得「定」(志有定向)、「靜」(心不妄動)、「安」(所處而安)、「慮」(處事精詳),最後能「得」(得到至善的成果)。末句總結,以「本末終始」之理,說明須「知所先後」,才能求取「大學之道」。

(第二段) 說明如何求取「大學之道」——以「修、齊、治、平」四事,逐層推演,得出以「修身」為本的結論;而「修身」,則須「正心」(使人心歸向於正)、「誠意」(使心志真誠)、「致知」(使(自己)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物之理)。

(第三段) 說明不論天子或庶民,俱以「修身」為本,強調學習之先後次序,籲入學者須懂分本末厚薄。

官方注釋、賞析連結:tinyurl.com/2smuxppz

■要旨精點——思考與學習

(1) 本文取自《______》中《大學》篇的開首。大學,即大人之學,也就是立身處世、修己治人的學問。就大學之道,本文提出「三綱八目」,為初學者訂立目標。

(2) 三綱,即「______」、「親民」、「止於______」。

(3) 八目,即「______」、「致知」、「誠意」、「正心」、「______」、「齊家」、「治國」、 「______」。

(4) 文中指出,要由______內在做起,修身養德,再推廣到家族、國家、天下,達至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答案見另文)

■名家點評賞析(見表)

■作法提要

1.結構嚴謹,脈絡分明

首段指出「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大學之道的三大綱領,以起統領全篇及作伏筆之用。次段論「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清楚展示修身樹德的進程。結段以三綱八目作為天下人的共同目標,呼應前面「修身」、「本末」之理。由此可見,全文結構嚴謹,脈絡分明。

2.遞進環扣,增說服力

本文論述「三綱」後,以遞進方式,指出由「知止」始,歷「定」、「靜」、「安」、「慮」的進程,最終有所「得」,過程清楚明白。「八目」中,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各項按部遞進,並由此而「修身」,再「齊家」、「治國」、「平天下」,展示樹德乃從個人推廣至家族、國家,以至天下,推論清晰,說服力強。

3.言簡意豐,修辭得當

本文語言淺白易懂,卻言簡意賅。又善用排偶及頂真,加強氣勢及節奏感,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等,文意一氣呵成,易讀易記,便於傳頌。

◆成語連結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訓出於《大學》。

【明德格物】

香港大學校訓。明德,弘揚、彰顯光明高尚的品德;格物,深入研究事物的道理。

【止於至善】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訓。處於道德修養的完美境界。

◆文化涉獵

修齊治平

修:修身,提高個人道德修養。

齊:齊家,管理好家庭族人。

治:治國,治理好國家。

平:平天下,安養好天下百姓。

修齊治平,可說是我國傳統儒家思想,重德修身、求學推恩天下的進程:從個人立德開始,到正面影響家族、國家,以至天下,將美好的品德修為,推而廣之,讓天下都得益。此種思想,千百年來,影響無數士子,成為他們讀書求學、做事為人的抱負。

文:袁漢基 - 中學中文科教科書作者,曾任中學中文科主任,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發展主任

圖•exdez@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45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