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合作路線圖提制華
應對經濟「潛在不公」 關注「物資輸俄」
在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結束後,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六(8日)轉往巴黎展開法國國事訪問,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二人其後表示一致認同有必要加強美歐合作,以應對中國「潛在的不公平」經濟行為。根據白宮公布的法國與美國路線圖,兩國將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合作,包括海洋安全、人道援助和天災救濟等;談到俄軍侵烏,路線圖則提到對於伊朗和朝鮮對俄武器轉移,以及「中國等地企業對俄供應軍事生產所需的軍民兩用物料和零件」,法國和美國表達強烈關切。
拜登先在愛麗舍宮與馬克龍舉行工作午餐和雙邊會談,其後接受國宴款待。馬克龍在國宴祝酒強調美法兩國將維持同盟,拜登回應稱法國是美國的「第一盟友」,美法伙伴關係堅定不移。
馬克龍在會談結束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他和拜登對導致「產能過剩」的中方「潛在不公平做法」表達相同關切,指這是對全球經濟如此重要的議題,「我們務須以協調方式行動」。彭博社報道,拜登向馬克龍私下表示,美國和歐洲應在本土投資上「一起協調」,他還向馬克龍介紹自己4月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討論內容,當時中方表明反對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拜登就此辯護。
拜登倡協調投資 馬克龍盼經濟同步
馬克龍表示有向拜登提及歐洲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憂。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可能令受補貼美國潔淨能源比中國產品更具競爭力,惹來歐洲政界批評為保護主義措施,損害歐洲企業利益。馬克龍表明盼在監管和投資層面,「美國與歐洲經濟體重新同步」。拜登強調這措施是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歷來最大投資,表示美國在通力合作加快轉型至「淨零排放」。
面對西方近期批評中國對太陽能板、電動車、鋰電池等新能源產業提供巨額補貼,可導致「產能過剩」、威脅全球供應鏈穩定,中國反駁批評歐美雙重標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質疑西方的背後動機是不願見到中國產業升級,打破西方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的壟斷地位。至於向俄供武指控,北京多次強調中方一直致力於勸和促談,不向交戰方提供武器。(彭博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