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作者:淨灘首見即棄木叉
【明報專訊】4.22走塑令木製即棄叉匙成為港人用餐日常,也快速成為沙灘垃圾。自2012年起淨灘、至今參與逾400次的環境教育工作者「大便妹」近日在社交平台稱,最近一次淨灘除拾到即棄塑膠餐具,更拾到兩支即棄木叉。她向本報表示,淨灘時見到木製即棄餐具是首次,因替代的紙或木製品可自然分解,認為管制膠餐具後有助紓緩海洋垃圾污染問題。木及紙餐具製作過程仍有碳排放,她期望港人長遠建立自備餐具習慣,享受方便的同時亦學會對環境負責。
「大便妹」稱意料內 管制膠餐具可紓污染
大便妹近3年起每周淨灘,據她觀察,向香港內部海域的海灘一般較多來自本地的垃圾,而即棄餐具飲管等漂浮能力較弱,較少從外地或內地漂至,一般來自本地。上周四(18日)她特意選擇到向內海的南丫島北角嘴淨灘,拾獲90多件即棄餐具,當中兩件木製,其餘膠製,另拾獲200多支膠飲管。
她說該灘人[較少,非「郊遊聖地」,相信垃圾是從附近隨潮汐漲退落在灘上。她說,在海洋垃圾中發現木餐具是預期中事,海洋垃圾狀G很能反映城市近G,舉例新冠疫情期間,本港沿海很快出現口罩或檢測棒等;而政府限用膠餐具,將有助減少難以分解的塑膠垃圾在沿海出沒。
「木餐具難代塑」說法 因非用於相應用途
大便妹留意到部分影片稱木製餐具難代替膠餐具,她認為這類熱話流傳或與網絡文化有關。她說,木及紙餐具未必不適用,癥結在有否把合適餐具用在相應用途,舉例應用木棒或匙羹而非紙飲管戳檸檬、選用竹筷子而非紙製匙羹食麵。她明白「方便是很吸引,用完不用負責任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冀大眾理解「塑膠餐具確為環境帶來污染」。
(垃圾徵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