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堂:罰作文?罪不至此
【明報專訊】原文
一監生過國學門,聞祭酒方盛怒兩生而治之,問門上人者:「然則打歟?罰歟?鐓鎖歟?」答曰:「出題考文。」生即咈然曰:「咦,罪不至此。」
——《笑林廣記》〈考監〉
語譯
一名學生經過國學門(即古代大學),聽到祭酒(校長)正發怒要懲處兩個書生,便向學堂的人詢問:「是要打嗎?罰嗎?囚禁嗎?」學堂的人說:「出個題目考他們作文。」監生立刻說:「咦,罪不至此!」
■學一學
歟
歟(粵音如)是常用文言文助詞,一般放在句子最後。「歟」有兩個意思,一是表達疑問或反問,與白話文的「嗎」意思相近,例如笑話中「然則打歟?罰歟?鐓鎖歟?」是疑問句,語譯為「是要打嗎?罰嗎?囚禁嗎?」反問例子如明朝張溥《五人墓碑記》:「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意思是「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士大夫,如此廣闊的天下,能有幾個呢?」
「歟」也能表達感嘆語氣,例如韓愈《師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就是感嘆「現在士大夫的才智反不如他們(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這真是奇怪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