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首開考 試題多涉國情 問灣區城市國歌條例北上遊學 教師:預設立場,難度不高

[2024.04.17] 發表
在荃灣應考的余同學形容DSE公民科「好輕鬆」,「純粹求合格」,有信心達標,自言早兩日才開始溫習,較花時間在其他科,如早兩個月已開始複習中文科。她認為首屆公民科試卷較淺,昨日答畢題目後尚餘5至10分鐘可檢查答案,場內有一兩人「加紙」。她認為公民科較多「國家洁v,通識科就側重「社會洁v,「(公民科)全部都關於國家、《國安法》、國民身分認同」,上課過程「都好悶」。(劉焌陶攝)
自修生朱同學曾在2019年應考中學文憑試,當年通識教育科獲第三級成績,昨日重考盼「彌補個人遺憾,希望成績單靚少少」。他說沒溫習公民科,「覺得合格(達標)硬」,認為公民科試題較通識簡單得多,「有一般常識就能作答」,「來來去去也是講中國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再從這兩個主義分析」,立場較單向、討論空間亦收窄。(曾憲宗攝)
昨日DSE公民科試卷3題必答題均觸及國家元素。任教該科的北角協同中學副校長黃中偉表示,課程宗旨包括提升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有考題貫穿國家安全、《憲法》等議題「也是很正常的」,料逾九成考生取達標成績。(曾憲宗攝)

【明報專訊】取代通識教育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昨日迎來首屆中學文憑試(DSE),成績只分達標與否,全卷三大必答題均包含國家元素。多名公民科教師稱全卷已預設立場,例如要求解釋內地遊學有助加強國民身分認同,不問考生是否同意,有教師稱如考生立場與題目相反,分數可能極低。教師普遍稱試題簡單,估計全卷取四成分數(即約16分)已達標,全港達標率有望超過九成。

8閱讀材料 5屬官方統計文稿

DSE公民科全卷設3題必答的資料回應題,涵蓋中國教育發展與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家安全與資訊素養,以及內地遊學與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見表),8項閱讀資料中有5項均為內地或香港官方統計或文稿。在過往通識科,多考問學生立場或做比較的題目絕[,例如去年DSE通識卷曾問,考生認為處理即棄塑膠時「徵費」抑或「禁止使用」較適合。

昨日試卷有試題要考生解釋「國民教育活動可如何增加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另有5題多項選擇題,包括判斷佛山、泉州或肇慶是否大灣區城市;《國歌條例》有否指明「國歌可用作公眾場所的背景音樂」;《基本法》解釋權是否屬於立法會等。

任教公民科的北角協同中學副校長黃中偉稱,DSE公民科沒要求考生表達個人立場,「一定要根據題目的預設立場作答」,倘學生答題時稱遊學團無助加強國民身分認同,即使屬真實感受,亦「可能是未必有分數,或者分數會極低」。

教師稱生活化 料四成分數夠達標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公民科主任劉健豪表示,過往通識科立場題較多用作分高下,「究竟學生是能夠多方面論述,抑或只能單方面論述」,但現已毋須再分辨出能力高的考生。他指缺乏基本知識的考生才會不達標,「有讀書的也知道泉州是不關(大灣區)事的」。他認為今屆試題相對簡單、議題生活化,如學生曾到內地考察,「可舉具體例子,例如去過哪間工廠、看過水壩,認識中國科技發展」。創知中學公民科主任列豪章說「考生完全不需表達自己立場」,試卷整體難度不高,不考學生立場態度,對答題技巧要求亦較低,預料取近四成分數已達標。他稱考生在「遊學團」一題需以多角度闡述北上參觀如何有助了解國家文化、經濟等,進而加深對國家的情感,並附具體例子。

全卷共42分,逐條分題計算,有29分(69%)涉國家或國情元素。黃中偉表示,接近三分之二試題與國民身分認同、國家安全、《憲法》等有關,而課程宗旨包括提升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有相關試題「很正常」。

被問到公民科是否要求考生「唱好國家」,公民科教師廖天恩稱並非如此,課程多提「改革」,意味「有改革即有問題」,例如談及中國的外交問題,包括被圍堵。但她稱今屆試題所附資料多來自官方文件,「易有錯覺是較單面」。

考生普遍稱易 有人提早20分鐘離場

全港逾4.5萬人報考首屆DSE公民科,本報記者昨到兩個試場,考生普遍稱試卷簡單,有人提早20分鐘交卷離場。余同學稱早兩日才開始溫習,「純粹求合格」,又認為公民科較多「國家洁v,通識科就側重「社會洁v。

更多教育
食樂有味:海鮮
【明報專訊】入校出席飲食講座,文化連起一堆食物,奶茶、蠔餅、蝦餃、壽司…… 學生思考,投入回應,什麼才是自己最愛。 問答環節,學... 詳情
食樂有味:一同尋覓海與鮮
【明報專訊】靠海吃海,從古到今,地方跟食物連起緊密的關係。漁船泊岸,海鮮當日運到海鮮市場,部分流入食店,可能不消幾小時,海鮮已煮好上桌,掉進... 詳情
詞中物:無法封存的記憶——讀帕麗夏〈出錯〉
【明報專訊】記憶於作家而言至關重要。一度以為只要以書寫的形式定格往昔,便可留下最中肯的陳詞,便可隨時調閱,喚醒在場的記憶。不幸的是,回憶向來... 詳情
視聽之娛:《但願人長久》︰寫不好悲歡離合,只餘空嘆
【明報專訊】「但願人長久」是詞人美好的盼望,是人類共通的情感,這是基於「此事古難全」之遺憾和無奈的深刻認識,但始終有荂u千里共嬋娟」的共情想... 詳情
時事中文: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明報專訊】俗語有云: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不止衣食住行與教育,現代父母更要為成年子女的終身大事操心。日本男女不婚比例見新高,近20年愈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