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廢為寶 廉價棕櫚果纖維製板材

[2024.04.15] 發表
圖中的樹木就是油棕櫚樹,褐紅色的是其果實。(棕纖環保科技提供)

【明報專訊】馬來西亞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盛產油棕櫚樹,油棕櫚樹果實可榨取棕櫚油,應用於食品和化妝品生產,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榨取棕櫚油後的果實纖維就沒什麼用途,不是被運去堆填區,就是被焚燒掉,造成環境問題。有香港初創公司就想出物盡其用,將這些油棕櫚樹果實纖維混合氧化鎂礦石粉末,製成環保板材。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鄧家烜

棕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主席劉釗錦表示,建築行業發展其實非常保守,很多材料用了100年都不轉換。例如木製夾板和石膏板早在1930年代就開始使用,水泥混凝土就更早。劉釗錦一直思考,有沒有一些廢棄材料適合用來製造新板材,又可以順便協助減廢。

東南亞為處理大量果實纖維頭痛

以往有些公司回收塑膠廢料,混合木碎製成「環保木」。但因為含有塑膠,這些「環保木」不能完全降解,一些先進國家十幾年前就開始禁用。劉釗錦曾和內地一些教授交流,大家都覺得,因為木材供應比較有限,應優先研究木板的代替品。製造過程最好毋須使用膠水黏合,因為膠水含有甲醛。

十幾年前劉釗錦到馬來西亞公幹,偶然發現油棕櫚樹的果實在榨取棕櫚油後就沒什麼用途,大量果實纖維被丟棄堆填區;有些業者更索性在現場燒掉,造成空氣污染。由於棕櫚油廣泛應用於食品和化妝品生產,產量愈來愈大,所以油棕櫚樹果實纖維廢棄問題亦愈來愈嚴重,令馬來西亞政府非常頭痛。以他所知,馬來西亞政府曾研究將那些油棕櫚樹果實纖維脫油後用膠水黏合製成建築材料。但脫油處理會令成本顯著上升,膠水黏合則帶來甲醛,也不受歡迎。

混合氧化鎂粉末 可在常溫下造板

於是劉釗錦想到,可以嘗試用礦物粉末作黏合之用。他先後試驗過多種礦物粉末,發覺氧化鎂十分適合。只需將氧化鎂粉末和油棕櫚樹的果實纖維以適當比例混合,加水攪拌,再放入模具,就可以製成性能優異的板材。過程毋須加熱加壓,使用的能源少之又少。原來礦物粉末和植物纖維兩者的性質配合,而比例又恰到好處,會形成非常穩定的晶體結構,所以毋須加熱加壓。他還發現,這種新板材除了繼承了氧化鎂難以燃燒的優點外,濕水後也不會發脹變形、發霉或發黑(這比木板和石膏板優勝);白蟻又不會吃它。另一方面,它的韌力和彈性又高過一般礦物板材,不會太脆,容易施工,就算打釘、鑽孔或鋸切,也不會爆開。

集木板礦物板優點 可間房造牆製家具

可以說,它的性能集合了木板和礦物板材的優點,是木板的理想代替品,既可以用來間房或者造牆,又可以用來製造家具,包括櫥櫃、浴室櫃等。至於成本,它亦比純粹用氧化鎂粉末來造板低一些。因為以重量計算,它是以一成多的榨油後油棕櫚樹果實纖維,混合八成多的氧化鎂粉末(若以體積計,前者則大得多),之後再加水製成,那些油棕櫚樹果實纖維可以從東南亞低價回收。該公司將這種新板材稱為「棕纖環保板」(Master Board),2010年開始在內地設廠生產。除了供應給內地發展商,也出口到外國。

幾年前,該公司再和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合作,利用粉煤和碳渣,混合小量榨油後的油棕櫚樹果實纖維(以體積計),再加水和發泡,製成夾層材料,稱為Geo-Insulator。Geo-Insulator的隔熱和隔音效果極佳,但單獨使用則嫌它太脆,彈性和韌力不夠。但若以Geo-Insulator作為夾層,和兩層Master Board組合來造牆,就特別符合防火牆的要求(包括阻止高溫傳播),比單純使用Master Board更勝一籌。

伙NAMI研發夾層 提升隔熱隔音效果

在2018年的「亞洲發明展」中,NAMI和該公司就憑Geo-Insulator獲得一個金獎和全場總冠軍。在2019年4月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兩者再獲得一個金獎。現時,香港有幾個建築地盤的辦公室都是使用了Geo-Insulator和Master Board的預製屋。此外,台灣、馬來西亞、菲律賓、大溪地、澳洲都有輸入和使用。而斐濟亦正在商討中。

劉釗錦特別希望,這種預製屋能夠打入南太平洋島國的市場,透過容易組裝,協助它們降低建築成本。因為這些島國本身沒有生產建築材料,所有建材都要從外國輸入,令它們的建築成本特別高。

更多港聞
灣區熱搜:桂山島「養殖浮台」  深海淨水零碳育魚
【明報專訊】在大嶼山南邊約8.5公里、珠海桂山島以東5公里,停泊茈球首台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台「澎湖號」,利用波浪能及太陽能發電,實現零碳排... 詳情
灣區熱搜:遠海養殖新「藍海」 普遍能源自給
【明報專訊】幾年來,從最南端的海南到東北的遼寧,全國沿海各省均有佈局「海洋牧場」,當中以廣東起步最早,用海面積最大。廣東海域面積42萬平方公... 詳情
【明報專訊】桂山島離大嶼山南端最近處僅3海里(5.56公里),歷史上該島與大嶼山、長洲等各島漁民來往密切,通婚通商。1990年代,桂山島開發... 詳情
採訪手記:快艇之旅意外發現
【明報專訊】這次採訪緣起於2月18日深圳舉行的廣東省高質量大會,旁邊的科技展廳展出了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海上養殖平台模型。記者與幾名同行都覺得「... 詳情
【Emily】開放市民參觀 展作家手稿作品 香港文學館6月落戶茂蘿街「M7」
【明報專訊】市建局推展市區更新工作鵀P時,亦將藝術文化融入市區更新項目,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話,香港文學館6月會落戶灣仔茂蘿街7號鵅uM7」...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