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身分證性別安排 平機會:毋須介入 朱敏健卸任主席在即 稱「族內歧視」未立法不遺憾
【明報專訊】政府近日修訂更改身分證性別的申請機制,有團體批評機制仍要求申請人做切除手術,或損跨性別人士「身體完整性權」;下周三(10日)卸任的平機會主席朱敏健昨與傳媒茶敘時稱,新機制屬「行政安排」,他同意任何方案都有改善空間,但事件與平機會處理的反歧視條例無直接關係,目前平機會毋須加入處理。另外,朱稱對任內未能完成「族內歧視」立法不遺憾,認為現時「急務」不在立法。
政府周三修訂更改身分證性別的申請機制,並列出6項條件,包括要求申請人需已完成「以改變性徵為目的」之手術治療,即切除乳房或陰莖及睾丸,剔除以往切除子宮和構建人造陰莖的要求;其他條件包括申請人患有或曾患性別不安、申請前至少兩年持續接受異性荷爾蒙治療等。
「與反歧視條例無直接關係」
朱敏健稱,坊間對政府方案反應不一,他同意任何方案都有改善空間,但事件與平機會處理的反歧視條例無直接關係。他引述早前的法庭判辭列明毋須完成性別重置手術,他認為在「不需完成」與「不需開始」手術之間有商討空間,舉例政府認為「條路要行7公里」,有人認為太辛苦,最後是否應將「路程」改更短,「甚至無需要做(手術)」,便是行政安排。
朱敏健任內建議就「族內歧視」立法,今年初他在立法會稱輿論或認為立法無迫切性。他昨說,目前社會環境改變,加上立法細節「較想像中複雜」,認為「急務」不在於立法,舉例新冠疫情期間,有餐廳貼出告示針對內地人,經平機會勸喻後「買少見少」。
早前有殘疾人士參觀中環添馬公園「發光蛋」遇阻,朱稱問題「解決驉v,事後平機會派人視察,認為工作人員與當事人有溝通誤解,按該會觀察,輪椅人士可入場參觀,但主辦方未做好細節上的安排。朱指主辦方承認有改善空間,認為對方並非排除輪椅人士參觀。
朱敏健總結任內有7項工作成果,包括重整平機會管治架構、推動餵哺母乳等反歧視法例的修訂等。被問到對接任的前國際法律專員林美秀有何期許,朱表示對林的才能和見識絕對有信心,盼她本荂u大膽創新,小心落實」的精神處理公務。